上海車展業已結束,但是在車展上亮相的國產新車還是讓人回味不已。經過汽車周刊記者的討論,一致認為開迪、頤達、雨燕這3款新車值得向消費者重點推薦。理由如下:開迪作為一種新型的多用途貨車,填補了市場空白;頤達憑借較大空間和較好的配置將成為主流的中級車;而雨燕則是鈴木“潛伏”多年后推出的重量級新車,應該可以在小型車市場激起波瀾。
長安雨燕:時尚族的誘惑
上海車展上長安鈴木的雨燕成為媒體與愛車一族關注的焦點:超前概念、全新設計、全球同步上市,這些都是該車的賣點。
親緣關系
其實,SWIFT的歷史相當長,至少能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末。這次全球同步上市的車型在歐洲應該被稱之為SWIFT+。SWIFT+也就是SWIFT家族中五門掀背兩廂裝備了四缸發動機的車型。鈴木加入通用大家庭之后,意大利的設計師和通用的工程師將SWIFT重新塑造。從車型外觀來看,能發現mini和雪鐵龍
C2的車身元素。搭載全新1.3L全鋁發動機,功率63KW,可與眾多1.6L轎車媲美,滿足歐Ⅲ排放標準。從車型尺寸上,在“小車越造越大”潮流的引領下,雨燕是明顯接近POLO了。
誘惑出招:時尚外觀+運動風格
設計靈感借鑒概念車“concept-S”的設計元素,頗具寶馬“Mini-cooper”風格。車身線條動感流暢、張力十足,造型時尚前衛,色彩鮮艷活潑。雨燕頗具運動風格。在全球嚴酷的JWRC測試中脫穎而出,繼承了嚴酷JWRC舞臺上“馳騁DNA”的賽車血統。三幅方向盤,運動風格的排擋桿,桶形雙密度座椅。從車型外觀來看,能發現MINI和雪鐵龍C2的車身元素。據介紹,歐洲的設計師參與了車型設計。
內部空間及內飾
內部空間不能說寬敞,但是舒服。前排的頭部空間和肩部空間都還是能讓人滿意的。后排的空間通過一個試驗可讓你大概有所了解,讓3個10歲左右的小朋友坐在后排,只有坐在中間的小孩會說不舒服。這種不舒服是因為后排座椅中間有一個駝形的鼓起。應該說,后排坐2個成人短途行駛還是可以接受的。
六氣囊:全方位的保護
采用輕型碰撞吸能車身(TECT)。在正面碰撞、正面偏置碰撞、側面碰撞以及滾翻測試中,達到世界A級車的最高安全水平———歐洲
NCAP四星和日本JNCAP五星標準。在行人保護及兒童保護碰撞試驗中,表現優異。配有前座側安全氣囊和安全氣簾,組成六氣囊式輔助保護系統。
開迪:高檔小貨車
開迪和途安可謂同宗同源,都是大眾最新的PQ35平臺上的產品。但途安是一輛接近于轎車的MPV,而開迪雖然號稱是MPV但實質上就是一輛小貨車。
開迪無敵手
其實高頂多功能車這個概念在國內也并不新鮮,前有南亞的優尼柯,現在已經基本銷聲匿跡;后有上汽的賽寶,其市場表現比優尼柯也好不了多少。優尼柯是英格爾的衍生產品,而賽寶是賽歐派生出來的車型。
而開迪這樣高層次的小貨車的確在國內沒有什么競爭對手。大眾最新的PQ35平臺,5人或7人座,有些讓人覺得太奢侈了。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AMANI做了一件工作服,你想會有競爭對手嗎?
誰來買開迪
一汽大眾試圖用多人座、多功能的概念來為開迪打開市場,開迪的前輩們也做過這樣的努力。賽寶、優尼柯也在后箱中加入座椅,但消費者并不買帳。外形像貨車,即使再多功能也不能吸引那部分要買轎車的消費者。不過,中國的市場很難預料,誰又能斷定開迪一定就賣不好呢?
頤達:日產的第二招
隨著本田、豐田、日產3家日本汽車企業在中國轎車市場的發力,德國車光憑品質兩字,韓國車只靠低價沖擊看來都不能抵擋住日本車的綜合優勢。
超大的內部空間
車長不到4.4米,比北京現代的伊蘭特、上海通用的別克凱越都要短,軸距也只有2.6米,和伊蘭特、凱越、福美來打平。但頤達不知道怎么在內部空間上大出不少,讓人驚訝。有哪部車可以做到讓后排乘客可以蹺起二郎腿?以我的體驗,國產車中只有別克的旗艦榮御可以,而頤達也能。頤達從外形的尺寸來說與別克榮御起碼差了3個檔次。如果以內廂的前后空間來說,頤達比寶馬5系、凱迪拉克
CTS、豐田皇冠都要大,這一點簡直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頤達的動力
根據車身尺寸和發動機排量,把頤達歸入伊蘭特、凱越、福美來這個入門級車的檔次比較合適。除了室內超大的特點以外,與競爭對手相比頤達還有兩個優勢。頤達配備了由日產和雷諾共同開發的全新全鋁合金發動機———HR16DE,油耗比目前同排量發動機減少20%。1.6L發動機在扭矩、輸出功率、燃耗三者都表現不錯,等速百公里油耗僅為5.6升。可惜的是日產再一次在國產中沒有匹配CVT無級變速箱,否則油耗的表現會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