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日本東京宣布完日產2004年的業績和新的“增值計劃”,5月2日,卡洛斯·戈恩又奔赴法國巴黎,接任雷諾的首席執行官。自此,戈恩將開始同時執掌這兩家橫跨8個時區,相隔近萬公里的汽車公司的生涯。共享一個CEO,對于雷諾和日產來說,或許都將是一個新的開始。而在中國市場上,日產和雷諾若有若無的聯合陣線也在漸漸地浮出水面。
日產排兵布陣
根據日產中國公司提供的數據:截止到今年3月底的過去一個財政年度,日產的全球銷量為338.8萬輛,銷售總額為8.576萬億日元,同比年增長15.4%。凈利潤更是連續5年破紀錄。
以這樣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戈恩在宣布“日產復蘇計劃”完成的同時,又公布了一個新的為期3年的“價值提升計劃”。根據該計劃,日產到2008財年的銷量將要達到420萬輛,除貨幣資金外的平均投資資本回報率達到20%。
在這項計劃中,以中國為主的“全球其他市場”的增長任務高達35萬輛!盁o論是在增長速度還是在銷量上,中國市場都是(實現這一計劃)關鍵要素。”日產在中國的汽車合資企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中村克己說。剛剛升任日產首席運營官的志賀俊之更是表示,如果外界能把他的升職原因理解為他在負責中國市場時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績,他將覺得“非常榮幸”。
為了在中國實現這一目標,日產正在加緊排兵布陣。除了正在大力推介的新車頤達(三廂版TIIDA),中村克己表示,騏達(兩廂版TIIDA)也將于今年夏天推出,此外,東風日產目前還在著手制訂相關計劃,引入日產的經濟型轎車。與此相適應,東風日產的經銷商數量也將從現在的160家左右增加到2007年的400家。
此外,中村克己還表示,日產將為包括風雅、貴士等在內的進口車另建銷售網絡,以實現每年銷售1.5萬輛左右的目標。而據新發布的“價值提升計劃”,日產還將逐步把旗下的豪華車品牌無限(Infiniti)擴展到中國市場。
對于卡洛斯·戈恩——這個被視為讓日產從破產邊緣起死回生的拯救者——即將擔任的新職,日產表現出的是一副全力配合的姿態。中村克己表示,只要雷諾有需要,同時不損害東風日產自身的利益,東風日產將盡量為雷諾提供支持,包括聯合開發、技術互補及銷售網絡等方面的支持,甚至,還可以在東風日產的生產線上為雷諾做產品代工。
雷諾再戰中國
相對于在日產所取得的成績,如何直面雷諾,包括如何讓雷諾盡快進入正迅猛發展的中國市場并分上一杯羹,這或許是戈恩目前需要更多地思考的問題。
受三江雷諾項目失敗的影響,雷諾多年來一直只能徘徊在中國市場的大門之外。不過,在前不久的上海車展上,闊別中國市場8年之久的雷諾乘用車終于再一次亮相了。雷諾亞太區總裁戴伯樂直言,過去的幾年,雷諾在中國市場表現的太過“安靜”,以這次參加上海車展為開始,雷諾將會加大在中國市場的力度。
戴伯樂表示,受匯率等因素的影響,在風險控制方面,進口車顯然不如在本地設廠生產有利,雷諾正在致力于推進近距離戰略,例如,雷諾在韓國、馬來西亞、中國臺灣等地都已建立了生產工廠。
去年夏天,戈恩的前任施偉澤在他中國之行期間,宣布準備與東風合資設立一家轎車生產企業。然而時至今日,東風雷諾項目一直沒有下文。戴伯樂說這事還在進一步協商之中,目前還不能提供更多信息。不過,他透露,雷諾前不久已向東風提交了一份新的項目書供討論,目的就是要繞開各種障礙,以加速這一項目的實施進程。
其間有傳言稱,東風雷諾的發動機項目已基本確定落戶廣州,但整車項目還在廣州和武漢之間徘徊。戴伯樂沒有證實這一傳言。其實東風雷諾項目到底落戶哪里,是決定這一項目進展速度的關鍵所在。
如今,戈恩成了雷諾與日產共同的CEO,這給了雷諾更大的想象空間,至少,東風的天平會更加明顯地向雷諾傾斜。戴伯樂表示,雷諾會與日產這個戰略伙伴進行充分的合作,比如說借助東風日產的平臺進行共同開發。有意無意之間,從東風日產與雷諾共享的研發平臺到推出TIIDA車型留下的后手之力,巧妙地平衡著各種復雜而微妙的關系。借助日產、東風和廣州市政府的三方力量,雷諾并非完全沒有同國家有關部門討價還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