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款加價車最近出爐,和往年加價車情況不同的是,以往多是新車加價,而今年自抬身價的卻是一員老將———上海大眾的“元老”帕薩特,價格上漲了3000—8000元不等。其中漲幅最大的是帕薩特1.8T手動擋,上漲8000元。
價格上調并非價格上漲
帕薩特價格上漲后引來業界的眾多猜測之聲,其中一種代表性說法是因同檔車貨源緊缺,帕薩特利用市場供給空間缺口,通過適當的價格上調來提高銷售利潤。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是同級別的廣州本田新雅閣、一汽馬自達6以及上海通用君威貨源都比較緊缺,集體供給已呈疲軟之勢,加之市場對此級別車型的需求仍不斷上升,給了帕薩特乘虛而入的機會。
對這樣一種說法,記者求證了北京眾義達匯誠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連軍。何總并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帕薩特此次價格上調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廠家對經銷商的統一限價,還是受市場供求關系而做出的一個正常的市場反應,主要目的是對價格進行規范,是價格調整而非加價。他舉例子說,去年廣州本田加價賣車時,帕薩特并沒有加價,而現在正處于年后汽車銷售的一個淡季,其他車型也沒有加價,帕薩特就更無理由加價。
僧多粥少造成價格波動
中級車的競爭從2003年就已經開始,盡管沒有爆發大的價格戰,但各廠家為了增加銷量,仍在搞促銷活動,時不時拿價格做文章。何總表示,價格的上浮給消費者和市場造成了一種錯覺,現在的價格只是恢復到正常的水平而非加價。具體價格廠家都是有嚴格規定并進行監控的。價格回歸的前提是原價格低于廠家所要求的正常價格,這主要是區域市場競爭加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