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S彎作業(yè),英朗XT及君威2.0T在S彎的表現(xiàn)
前幾天因為下載電影需要整理硬盤空間,突然發(fā)現(xiàn)去年拍的S彎比賽的照片。一時感慨萬千,決定補交作業(yè)。說起去年的S彎比賽,至今仍然留有余味。一方面是因為S彎的比賽很專業(yè)而且有競爭性,它讓我感受到了原來賽車不只是一項追求速度的運動,自我超越才是真諦。作為一名賽車運動的發(fā)燒友,能有這樣的機會著實難得。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我與冠軍失之交臂,錯過去邦杜蘭特這個賽車神殿的機會,但也從冠軍這里得到許多經(jīng)驗。一喜一憂,但事過境遷我釋懷了很多。接下來就看看我對S彎及英朗XT和君威2.0T的理解吧。
總體來說,S彎還是考驗駕駛技巧的比賽。而且雙賽道并行的方式很具有挑戰(zhàn)性,因為在場下你可以說的頭頭是道,但當有對手和你并排的時候,所有證明你剛才言論的方式就是超越對手。我很喜歡這種感覺,特別是干掉那些自以為是或者大話連篇的人。這種感覺你懂的!!!
一項專業(yè)的比賽必須要有專業(yè)教練的講解環(huán)節(jié),從圖中可以看到,S彎提供了2段非常長的直道,其中一條直道用高速彎角連接。而另一條大直道連接的是一個小發(fā)夾彎,也就是圖中圈出的那個彎角,有沒有覺得有點像意大利蒙扎的帕拉波里卡彎。這是一個右轉(zhuǎn)大角度的急彎。在這里,君威2.OT可以用近70公里/小時的時速通過,而英朗XT可以接近55公里每小時。雖然我個人認為它們的極限還可以在這個彎中被提高,但需要提醒的是,在以7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下,進入彎心還是會多少產(chǎn)生一些側(cè)向G力的。如果對自己身體不是非常有信心的朋友還是放慢速度,不然一定會感覺很難受,影響接下去的駕駛。
由于這個彎角屬于高速彎,我發(fā)現(xiàn)英朗XT可以用全油門的方式出彎,而君威2.0T則由于車身長度的關系在彎心中顯得“太過活躍”,所以導致ESC始終處在介入狀態(tài),不得不松開油門入彎。而在出彎后,緊接著是條可以爆發(fā)峰值扭矩的大直道,在這里君威2.0T有著非常強的表現(xiàn),350牛米的扭矩足夠暴力。而XT則需要你在出彎的瞬間按下SUPER BOOST,來提升你的出彎速度。先不去管他到底有多么強悍的扭矩增加,但就這樣設定我非常喜歡,因為賽車就是需要一個人在非常亢奮的情況下保持頭腦極度清醒,這種體驗讓我非常過癮。
君威2.0T在直道上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讓我體會最直接的就是渦輪的強悍動力及快速介入時間。不知道有多少人駕駛過220匹以上的車型,我是第一次。說實話,那些每天在論壇里的超級動力流,并以458、GTR、LP-700為口頭禪的人們,你們先征服了220匹和350米牛的君威再說吧。因為連續(xù)的彎角及直道后的大力制動,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350牛米足以讓腎上腺素分泌了。而且ESC的介入大大增加了車輛在彎中的極限能力,不過相對來說,由于S彎的賽道源自ROC挑戰(zhàn)賽,所以君威對于這條賽道來說稍大了一些。
而XT的表現(xiàn)是讓我比較滿意的,雖然它不如2.0T君威那么暴力,但出色地車身平衡性讓XT在S彎的賽道上顯得非常輕松,而且我向來比較偏向短軸距的車型,不僅容易駕馭,而且轉(zhuǎn)向更精準。
這是S彎的“麋鹿測試”,這里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平衡。它在賽道的一條小直道末段,設有機關,會突然在路中央跳出障礙物,考驗你駕駛車輛回避障礙物的能力,這里會使車輛的制動及ABS等主動安全系統(tǒng)產(chǎn)生負荷。在這個項目上,君威的表現(xiàn)讓我滿意,基本上主動電子系統(tǒng)的介入時間及次數(shù)都算過得去。只要你視力或者反應都沒有什么大問題的話,通過這里還是非常容易的。然后緊跟著進入一個蛇形S彎,這里是非常考驗車輛的整體平衡性的,相當有難度。速度和剎車控制點都需要十分講究。
不知不覺寫了這么多,S彎雖然不能和那些F1賽道相提并論。但對于我這樣的發(fā)燒友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我沒有看到多少人是全程不撞掉樁筒的,也發(fā)現(xiàn)其實在賽道上開車是非常難的,不是那些頭腦簡單的直線動力黨可以理解的。而且任何時候,無論多先進的電子系統(tǒng)或者技術(shù),都無法戰(zhàn)勝那些愚蠢的大腦。XT和君威2.0T的表現(xiàn)非常不錯,各種主動的電子系統(tǒng)保證了他們在連續(xù)彎道中的穩(wěn)定性。作為君威車主,我很高興體驗到它在負荷狀態(tài)下的表現(xiàn)。雖然我最后與去年冠軍擦肩而過,沒能去成邦杜蘭特,但我相信今年的S彎挑戰(zhàn)賽,我一定可以成功。PS:聽一個朋友的朋友說,今年這個賽道要升級成DTM賽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各位親,拭目以待吧!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