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排量”爭戰正酣 速騰能否異軍突起
上海車展后的五月份,可以說是車市最為繁忙、競爭問題最難確定的月份。這是由于上海車展給整個市場帶來的各企業“承諾”過多,一時間似乎使車市無法消化各個企業所帶來的新產品推廣。倒是在車展前所確定的新車上市計劃,一一將成為消費者更為期待的選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眾的1.4TSI新車,已經從整體技術層面,使產品升級到低功耗、高性能的層次,這樣的汽車技術內在變化,才是消費者打心眼里更為關注的類型。
自上海車展展出了“速騰”1·4TSI車型以來,幾乎已經無可置疑的成為新年度的主要亮點之一。這不僅僅在于新技術順應了國內小排量車的扶植計劃、還在于低排量高功效的產品品質,是消費者最熱衷的重要選擇。這些帶有整體技術提升的表現,都使一汽大眾打開了表現技術與品質的新窗口。很明顯,一汽大眾適時的推出1·4升排量的新車新,既有著現實的贏得占有率需求、又同樣是頗具長遠眼觀的考慮,都可以說是一汽大眾全局提升戰略的縮影。從這個意義上看“速騰”1·4排量的推出,顯然已不僅僅是新產品的試水問題。
產品多點開花體現一汽大眾追求整體策略
在一汽大眾按步驟調整好“邁騰”與“新寶來”的市場戰略之后,繼而又推出了升級“速騰”的新戰略,足以顯示出企業整體發力的跡象。在上海車展上亮相的“速騰”1.4排量新車型,已經率先跨越到技術升級的步調之中。一方面1·4排量的車型,在大環境的直接影響下已成為公認的黃金排量;另一方面,一汽大眾沿用了突破柴油技術的方式,將這款小排量的汽車造就成為低排量、高功效的車型,并達到了20排量望塵莫及的技術輸出的程度,這就使“速騰”在市場的表現無異于是如虎添翼。
這些代表了什么,已經是不言自明的問題。在一汽大眾全球、乃至中國市場的戰略之中,多點開花的品牌推廣方式已經初見端倪。無論是他們投入加長“A4”、推新“新邁騰”、夯實“新寶來”,還是如今又升級“速騰”等,都已經讓企業率先從技術內部做到了整體的有效提升。這與大眾欲保持住國內較高的占有率份額以及欲爭全球第一的姿態,都是極其吻合的……這就足以說明了,一汽大眾用技術與品牌說話的分量。
一汽大眾技術發力正當時
自從去年風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影響,整個車市已經到了大浪淘沙的程度。誰在這個階段能以其技術優先表達出自身企業的特性、誰就能站在國內外汽車發展的前列。一汽大眾的正是在其它企業緩步不前、左顧右盼的情況下,讓旗下的品牌整體進行技術提升,不但很容易從技術內容上甩開相應的競爭者、也從另一個層面使自身在公務車層面的絕對占有率,很好的向綜合層面進行了轉移。
單純從技術運用角度上看,一汽大眾無論是全新的發動機、還是雙離合變速箱,都已經給消費者一種全新的感受。而今又在“速騰”上,很好的運用了1·4升TSI發動機,已經說明企業在平民車型上,恰到好處的運用了更具吸引了的嶄新技術。這不僅會很好的順應國內市場的節約路線、還能更進一步的突出一汽大眾在中國市場技術穩定地位。
此次一汽大眾重點推出的1·4排量發動機,一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就引起了不小的共鳴。它不但在綜合技術輸出方面,已經超越了比它排量大很多的車型;還在很大程度上,又一次將整體引領概念牢牢地把控在企業的手中。這不能不說,一汽大眾在做品牌方面以內容為切入點的優勢。
從市場期待值角度上講,裝配了新引擎的“速騰”,雖然還沒有正式上市,但其影響力與吸引了已放射性的傳播開來!這不僅僅是順應消費者和整個市場的舉措,還在于整體技術發力恰恰是處于大環境的波動期,這樣一來,一汽大眾的綜合進取策略就已經顯露無疑。在汽車行業,可以說贏中國市場者贏天下,這句話在以前說,恐怕沒有多少人會認同!而現在來說,就會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是因為,中國不但有絕對的內需市場、還有足以改變世界汽車的能力!一汽大眾這時的發力,恰恰處在節骨眼上,可以想見其戰略的應變能力,已經使許多競爭者望塵莫及!這絕對也是需要國內企業、特別是自主企業應認真面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