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魯茲征戰賽場實錄(三)GIC三小時耐力賽
車隊一來到廣東國際賽車場就開始為賽車進行了全方位的包裝。顏宇鵬在工作人員貼車花的同時,抓緊時間講解各種賽道經驗。
根據賽事規定,大家來到賽車場剛兩個小時就要面對第一道關卡——車檢。科魯茲賽車經過一翻改造,在安全裝備上已經符合賽例,諸如防滾架、賽車座椅、安全帶、斷電開關、拖車鉤、發動機蓋鎖和尾箱蓋鎖等等。車檢完畢,車手們的裝備也需要送檢,頭盔、賽車服這些與車手的安全息息相關的裝備都必須擁有FIA(國際汽車聯合會,簡稱國際汽聯)認證,否則也不能出賽。
按照設想,絕大部分同事將來都有機會參與到車隊的活動中來,不過第一場的工作人員還是由編輯部同事“近水樓臺先得月”,永堅、晰帆、林晉承擔起技師和計時員的角色,他們除了維護車輛,還要記錄整個比賽中賽車每次出場的圈速,并通知車手,同時賽車進維修站時也要記錄剎車溫度和輪胎胎壓、磨損狀況(這至關重要,會在后面文章里細說)。
練習賽第一節由顏宇鵬駕駛,主要工作就是熟悉賽車,然后決定如何對賽車進行調教。除了顏宇鵬,其余車手都是第一次參與正式比賽的新人,練習賽第二節還遇上下雨,大家都遇上了不小的考驗。幸好只是有驚無險,練習賽環節順利完成。
科魯茲賽車第一階段主要拆除了不必要部件和進行賽例規定的安全性改裝。并順利得到了D2帝之途贊助的減震器和彈簧,所以比原計劃提前進行了懸掛升級。剎車系統在練習賽階段仍采用原裝的剎車系統。
因為改造時間很短,賽車改造是在練習賽前一天才完成,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車子直行時方向盤是歪的,還沒來得及調正。練習賽是第一次試車,上賽道后就發現,賽車動態不太安分,彎前剎車車身有擺動,在轉彎一旦點剎車就明顯想甩尾。剛開始,有車手試圖利用賽車這個特性在入彎時幫助車輛更快入彎,但實際上掌控不好就很容易甩尾過度,特別是在濕滑路面更加不好控,造成甩尾,于是大家決定還是老老實實地在彎前完成剎車。
科魯茲經過賽車化改造后,車重減輕,重心已非原來狀態,轉向特性也大不相同。新的減震器和彈簧雖然側傾明顯減小,但還沒有調校到想要的特性。實際比賽中,任何技術問題都有可能發生,我們已經準備好應對。
在第一節練習的時候,賽車就出現了突發狀況。由于阿文壓上一個路肩時動作過狠,賽車的左后角發出了異響,開始時還以為是原廠剎車出現了問題。后來經過檢查,原來是排氣管的隔熱板掉了下來,一部分與輪胎發生摩擦(拆卸了輪拱內隔板之后,隔熱板與輪胎之間無阻擋)。幸好這只是個小問題,同事們用鐵絲、鐵鉗等簡單工具就進行了修復。
試車中發現剎車系統存在一定的問題。在短距離的測試中,剎車碟的溫度達到了400度,熱衰退嚴重,這對三小時的正賽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在采用原廠剎車皮的情況下,能做的就只有想方設法給剎車降溫。除了讓車手盡量溫柔對待剎車外,物理上可做的就是給前剎車增加一套通風管道,從車頭引導氣流吹向剎車卡鉗,而科魯茲的霧燈位提供了一條現成的通道。說起來容易,可操作起來有很多實際困難——既不能跟懸掛運動、輪胎轉向發生干涉,還要繞過位于右前霧燈處的科魯茲原廠進氣口……最后,動用了各種工具,花了2個小時才把左右前輪的通風管道安裝好。雖然效率無法媲美專業賽車隊,但車隊P房里入夜后仍挑燈奮戰的情景,連賽車場內的專業車隊都過來稱贊打氣。
回到酒店后,大家對征戰做出一些總結和規劃,決定在排位賽的時候使用一套街胎來代替現在的原廠胎,在抓地力上會明顯強于現在的輪胎。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