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球十大汽車熱聞:PSA與通用結盟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合資強于自主,這不僅是銷量上壓倒性的事實,恐怕也是大多數人心里的一道定論。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自主品牌份額比例再次萎縮,至41.85%。這意味著,在全球化的競爭中,我們的民族汽車工業已在家門口被絆倒。
“沖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口號同樣適用于我國汽車工業,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內資車企需要更宏觀的國際視野,畢竟門已經打開,客不請自來。全球汽車工業正在發生著什么樣的改變?國外的汽車社會管理經驗能為我們提供怎樣的借鑒?回顧2012年全球汽車行業熱點新聞,你會發現,歷史(已經過去的2012年)已經開始給出啟示,也給出了新的轉機。
● 美國新燃油法:百公里油耗4.3L/節能減排/維護能源安全
2012年8月28日,美國政府宣布出臺2025年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法規CAFE(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將美國市場上未來新車平均燃效標準較當前提高一倍。
按照新法規,美國市場上各車企2017至2025年款新車的燃油經濟性平均值應當達到54.5英里/加侖,約合百公里4.3升,比當前車輛水平提高一倍以上(2012年美國新車平均油耗9.88L/100km)。
新燃油經濟性法規給車企帶來了巨大壓力,據美國政府方面估算,2025CAFE燃效法將造成整個市場1,920億美元的支出增量,但新政同時也將減少燃油消費5,150億美元,帶來的收益遠高于支出。
編輯點評:美國的新燃油法將在節能減排和維護能源安全方面大有助益,該標準也為其他國家豎立了標桿。國內方面,根據我國“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要求,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要在2020年實現百公里油耗5.0升,自主車企可謂壓力山大。
相關文章:
美國出臺新燃油經濟法 省5千億美元油費
//www.1000gaozi.com/news/gjdt/1208/2103506.html
● WTO貿易戰:美歐日起訴我國稀土出口政策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稀土資源國,稀土作為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在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領域有著重要應用,日產、豐田、通用、本田等新車企巨頭對我國稀土資源依賴度較高。
2012年3月,美國、歐盟和日本聯合向WTO起訴我國在稀土、鎢、鉬三種原材料的出口上實行征稅、配額和其他限制措施。《華爾街日報》稱中方限制出口導致稀土材料價格飆升,倘若WTO爭端解決機構專家組確認限制政策違反了WTO規則,中國可能被迫取消或修改部分政策。
按照WTO規則,從正式提起訴訟到WTO成立專家組、發布初裁直至終裁,整個程序所需時間約為2至3年,因此稀土案目前為止還未見分曉。
編輯點評:從2011年我國開始限制稀土出口以來,全球供應商已經開始從發礦開采稀土、稀土回收等措施上降低對我國稀土資源的依賴程度。除可見的經濟利益外,美歐日的訴訟更深遠的目的還在于瓦解我國戰略資源保障體系,未來除稀土外,我國其他戰略資源保障也要做好博弈準備。
相關文章:
美歐日為電動車起訴我國稀土出口政策
//www.1000gaozi.com/news/gjdt/1207/2046965.html
● 俄羅斯入世:全球車企又一戰略版圖
2012年8月,俄羅斯正式加入了世貿組織WTO,未來將在關稅方面為進口車降低市場進入門檻。機遇與挑戰,同我國入世一樣,如何處理好利與弊眼下正是俄羅斯面臨的重要命題。
數據顯示,俄羅斯2012年汽車銷量為294萬輛,這讓它成為了歐洲僅次于德國的第二大單一汽車市場。目前在俄羅斯市場上銷量最大的品牌依然是伏爾加旗下的拉達,不過在2012年雷諾-日產已經實現了對伏爾加的控股,雷諾-日產聯盟已經快人一步攻入了俄羅斯車市。
隨著俄羅斯車市的強勁復蘇,未來更多跨國車企將在俄羅斯進行擴張。2012年,我國自主品牌如奇瑞、長城、吉利等在俄羅斯表現良好,全年出口銷量都呈翻倍式增長,這樣的結果離不開我國對整車和零部件出口的補貼政策。
編輯點評:俄羅斯入世后,我國自主品牌出口一方面將享有更低的關稅,另一方面也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因此,我國自主品牌在出口漲勢喜人的同時更應奮起直追,不可松懈。
相關文章:
俄羅斯2012年汽車銷量294萬輛 奇瑞翻倍
//www.1000gaozi.com/news/232/2328182.html
● 國能電動收購薩博:薩博將國產
薩博收購案可謂撲朔迷離,而今回顧起來更有峰回路轉之意。2012年8月,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完成了對薩博汽車有限公司、薩博汽車動力總成有限公司、薩博汽車模具有限公司資產的收購。
薩博9-3各款車型
國能電動于2012年4月3日為收購薩博汽車公司技術和資產而成立,是總部在香港的國家現代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國能現代能源公司由蔣大龍創建并控股。
薩博命運如何?2013年1月,薩博品牌的傳統燃油及新能源汽車國產項目正式落戶青島,據相關消息稱,青島工廠將國產薩博9-3車型,此外以9-3平臺開發的電動車也有望后繼推出。
編輯點評:國能電動收購了包括了薩博汽車的研發技術、生產設備以及品牌使用,收購完整度非常高。國產后的薩博要如何適應變化迅速的國內國際市場?薩博滿血復活之路還很艱辛。
相關文章:
薩博汽車項目落戶青島市 年產40萬輛
//www.1000gaozi.com/news/hyxw/1301/2302374.html
● 歐洲2012年銷車1205萬輛:創17年來新低
我們常說一夜回到解放前,這話用來形容歐洲車市并不夸張。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布的數據來看,2012年歐盟27國輕型車注冊量同比下跌8.2%至1,205萬輛,為17年來新低。
歐洲車市低迷直接導致了車企們的產能過剩,為減少損失,多家車企執行了關閉工廠、裁員、下調銷量目標的計劃。本田英國工廠將裁員800人;PSA將再裁員1500人,年內累計削減近萬人;福特2014年之前將在歐洲地區關閉3座工廠,裁員大約6千人……
據分析機構預測稱,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歐債危機給汽車行業帶來的震蕩仍將繼續。2020年之前歐洲車市難以恢復到未遭劫難時的水平,歐洲汽車行業可能為此將有50萬人遭到裁員。
編輯點評:自標致雪鐵龍宣布減產裁員以來,法國政府口風一度從“裁員不可接受”轉向了“裁員和重組不可避免”。腳痛醫腳還是浴火重生?減少對歐洲市場的依賴,趁機重組換血或許能在重新洗牌中獲得一手好牌。
相關文章:
標致雪鐵龍將獲65億美元融資救燃眉之急
//www.1000gaozi.com/news/230/2307873.html
2012年2月,通用和標致雪鐵龍正式宣布結盟。合作的要義自然是抱團取暖降低成本,據悉,PSA與通用的結合將促進未來5年內實現每年節約開支20億美元,總體采購能力超過每年千億美元,并從2016年開始聯合發布新車。
兩家公司官方網站宣布,聯盟結構由兩大支柱構成:一是共享汽車平臺、零部件和模塊,先期將著手在中小型轎車、多用途車和跨界車領域展開合作;二是共同建立全球采購合資公司,以從供應商處采購各類成品、零部件及其他產品服務等,雙方聯合購買力可達1,250億美元。而兩家公司仍將保持獨立性,在各自的品牌和經銷網絡體系下銷售車輛。
標致雪鐵龍和通用歐洲業務都面臨虧損壓力,成為結成聯盟的動因。前者去年凈利潤額同比驟降48%至5.88億歐元,僅汽車業務部不含一次性項目的營業虧損額就達到了9,200萬歐元。而歐寶/沃克斯豪爾致使通用歐洲業務去年息稅前收入EBIT虧損7億美元。
中級車項目也被取消,美國第一大車企與歐洲第二大車企的聯姻想必正在經歷磨合期的陣痛。
編輯點評:危機讓競爭對手走到了合作的談判桌前,據最新消息稱,PSA-通用聯合研發和采購項目縮水,相關文章:
通用和標致雪鐵龍將合作三款小型車平臺
//www.1000gaozi.com/news/gjdt/1212/2279973.html
大眾與保時捷的愛恨情仇已經完全具備了一場大片的所有要素,當初保時捷意圖收購大眾,結果反倒是在2012年8月,大眾正式宣布收購了保時捷。兩者的強強聯合將帶來約3.2億歐元的協同綜合效應(Synergies)。
大眾將44.6億歐元現金外加一股普通股的方式向保時捷集團收購保時捷控股余下的50.1%的股份,正式100%擁有保時捷品牌的汽車業務。保時捷將正式成為大眾旗下繼奧迪、蘭博基尼、布加迪、賓利之后的又一高端汽車品牌。
編輯點評:大眾并購保時捷帶來了大約80億歐元的稅負,同時保時捷品牌也犧牲了自身自由并導致了保時捷高層人士變動,但這項收購案例依然具備絕對的利好因素,無論是相同的文化背景還是雄厚的資金以及豐富的品牌運營經驗。
相關文章:
保時捷與大眾:兩大家族超半世紀的恩怨
//www.1000gaozi.com/news/gjdt/1207/2017834.html
● 日系在華遭抵制:銷量已有好轉
從去年9月開始,因中日釣魚島沖突升級,國內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日游行,在多家城市街頭,日系車和經銷商店被打砸。消費者消費日系車的信心被打擊之后,日系在華銷量一落千丈。
面對這場巨大的公關危機,日系品牌如豐田、本田等紛紛推出了補償打砸車主、減產、降低目標銷量的措施,然而這并不能挽救日系在華銷量的下跌,2012年,絕大部分與日系合資的車企如廣汽豐田、東風日產、廣汽本田年銷量都有不同程度下滑。
據最新消息稱,日系在華銷量已經回暖,豐田及本田的中國工廠均開始恢復兩班倒的工作制。盡管如此,產量全面恢復的日期目前依然無法預見,本田與日產官方依然對此保持謹慎。
編輯點評: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日系因產品特色不明更新乏力,早在這場政治危機前就開始走了下坡路。那么,是在挨打的時候退縮,還是積極進取下一步跳得更遠?日系再謹慎,隔壁的韓系就要大舉進攻了。
相關文章:
日系車企中國工廠恢復晝夜兩班倒工作制
//www.1000gaozi.com/news/230/2306944.html
● 豐田全球召回740萬輛:車企社會責任范本
豐田憑借約970萬輛的年銷量奪得了2012年全球銷量冠軍,冠軍背后的努力值得深思。2012年10月,因電動車窗開關存在隱患,豐田宣布全球召回740萬輛汽車,這其中國內占了140萬輛。
規模如此之大的全球召回為我國汽車召回提供了范本,良好的社會責任是品牌榮譽的一部分,而在國內,不少車企都將召回當做是一場公關危機,例如大眾的7速DSG事件在國內就沒有召回處理。
中國汽車產品召回任重道遠,2013年1月1日起,我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這次國務院正式將此前的“部門規章”上升為“行政法規”,我們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國內車企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編輯點評: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相信這也是國內大多數消費者對車企社會責任的期待,隨著我國汽車召回條例的實施,未來傲慢的公關態度將不再有市場。
相關文章:
美國2012年總計召回1620萬輛汽車 增4.5%
//www.1000gaozi.com/news/232/2325784.html
● 現代起亞在美遭遇“油耗門”:誠信是金
違背誠信原則的代價是什么?美國法庭告訴我們,虛報油耗的車企將面臨高達上億美元的罰單。去年10月,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日前發起了對現代起亞汽車油耗的測試,結果發現共13款2011至2013年款車型油耗與其測試結果不符,存在夸大。
隨后現代與起亞公司發表聲明承認夸大了旗下13款逾100萬輛車的油耗標定,并同意對車主進行補償,預計損失金額或高達上億美元。而在這13款車型中,有12款在華有售,現代中國對此還尚無反應。
不僅是現代起亞,本田連同美國本土的福特也遭到了起訴,其中福特因C-Max和Fusion等混合動力版油耗實際數值低于標定值20%左右,也被指控為存在燃效虛假現象。
編輯點評:目前我國尚無相關法律對虛報燃油問題有規定,由此跨國車企便規避了這一風險和成本。因此,無論是健全法律、監督體系還是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我們國家都“大有可為”。
相關文章:
現代起亞遭遇油耗門 或面臨上億處罰
//www.1000gaozi.com/news/hyxw/1211/2199817.html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