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舉報再收購 日產對三菱究竟下了什么棋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這是近期國際車企巨頭最大的收購案,5月12日,日產收購三菱34%股份,成為單一最大股東,這種巨型車企之間的收購一般都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日產和三菱之間此前還有合作,這里面更是故事更是引人遐想。
三菱汽車剛剛因為燃油造假案,股價跌去4成,而三菱財團內部因為其它原因也無力出手相救,一時間,三菱汽車處于崩潰邊緣,日產隨后伸出橄欖枝。但幾日后劇情反轉,三菱燃油造假案原來就是日產舉報,大家驚呼,日產這個心機boy。
● 日產斥資2370億日元,成最大單一股東
5月12日,日產汽車與三菱汽車聯合發布聲明稱,雙方將展開資本業務合作,日產將斥資2370億日元收購三菱34%股權。日產成為三菱汽車最大單一股東,并獲得董事會席位。
日產將向三菱汽車派出包括董事長在內的4名董事以加強人員合作,還將從人才和技術方面支援三菱汽車的研發部門。此外,雙方合作領域還會涉及采購、生產制造、整車平臺和增長型市場等方面。
● 最新人事變動
根據最新消息,現任東風日產總經理打越晉將調任回日本國內。打越晉調回日產總部,跟最近日產收購三菱汽車有關,他將負責日產-三菱汽車聯盟在日本市場的相關整合營銷等事宜。
● 仗義兄弟還是心機boy?
日本公司有個特征是,所有大公司基本都被主要的幾個財團控制,而每個大公司的業務也是相當駁雜,就拿三菱來說,除了造車外,還造船、造飛機、造核電設備、鋼鐵、石油、化學制品……甚至還開銀行、貿易公司。
看起來三菱集團資本雄厚,但是,在三菱汽車本次收到燃油造假事件影響,股價大跌后,其它兄弟公司也無力身處援助之手。原因在于三菱的核心企業三菱重工一直在船舶事業上處在虧損狀態,三菱商事的收益也呈現赤字。
其實,這個時候日產能身處援助之手其實也算得上是仗義兄弟了。畢竟一個排放門搞得大眾集團都得借貸200億歐元來處理召回、賠償、信譽重建等事項,對于三菱而言,這次燃油造假事件也得花一大筆資金做跟大眾同樣的事情,在沒有本部其它兄弟援助的情況下,已經足夠威脅其根基,很有可能破產。
如果事情只到這里結束,雖然日產趁三菱低股價時收購,略有趁火打劫的嫌疑,但畢竟也是救他于危難之中,旁觀者還能給個贊。
而隨后傳出的消息讓大家的看法立馬反轉,三菱燃油造假案就是由日產舉報。先舉報讓它股價大跌,然后趁機收購,這小算盤兒打得稱心如意。
● 三菱燃油造假案始末
然而只說日產是個心機boy似乎也不全對,因為三菱燃油造假案涉及的日產車型數量其實比三菱還多,這一舉報,也頗有一番大義滅親、壯士斷腕的悲壯。具體原因下面詳述:
2011年6月,日產和三菱開始合作,各自出資50%成立“NMKV”的合資公司。雙方在日本本土市場聯合開發生產發動機排量不大于0.66升的微型車,包括三菱品牌eK Wagon和eK Space,以及由三菱汽車代工生產DAYZ、DayZRoox等車型向日產供貨,由日產負責銷售。
數據顯示:NMKV公司在2015年度生產的微型車產量約為20萬輛,其中15萬輛提供給日產,油耗造假的車型正是出自NMKV合資公司。
● 三菱燃油造假案涉及范圍
4月20日,三菱汽車承認操縱旗下的4款輕型汽車的燃油數據長達25年。目前已知在日本涉及62.5萬輛車,尚不清楚違規測試涉及的車輛總數。
● 日產的野心
其實再深入想想,日產在權衡利弊之后,還是做出了舉報三菱的舉動肯定不是因為為人耿直不屈,見不得別人造假。做生意的,最終目的都是為自己利益著想。收購三菱到底能為日產帶來什么?
◇ 助雷諾-日產聯盟登上銷量王座
目前,雷諾-日產已經是全球第四大車企集團了,2015年,雷諾-日產實現全球銷量超過805萬輛,三菱汽車全球銷量為124萬輛。只要三方繼續努力,在2016年,足以挑戰豐田的銷量冠軍地位。再不濟,也能進入全球銷量前三。
◇ 助日產打開東南市場
日產在中國混得順風順水不假,但是在東南亞市場,其實一直處于郁郁不得志的狀態,而三菱汽車在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甚至高過日產。收了三菱,也有助于日產拓開這一塊。
◇ 助日產研發混動車
201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看,三菱、日產銷量分別為48204輛及47452輛,分別位列第三、第四。同比下降超過25%的日產,顯然不及同比增長達31.5%的三菱在電動車市場的優勢。
從產品上來看,三菱的歐藍德PHEV、三菱i-MiEV不錯的銷量業績,都將增加日產收購三菱后的電動車市場砝碼。日產收購三菱成功,其在電動車市場的實力將直逼第一名比亞迪(2015年銷量61726輛。)
◇ 全方位互利共贏
通過日產與三菱簽署的基本協議可以注意到,二者同意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包括采購、通用化整車平臺、技術共享、聯合利用工廠產能和增長型市場等,控制成本、提升產品研發能力,都被考慮在此次收購協議之中。
● 算盤打得好,也得打點預防針
規劃起來一切都很美好,但三菱也不是沒前科。2000年,三菱就有過一次乘用車、卡車、巴士大規模召回事件,使得三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絕境。隨后,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以19億美元收購了三菱汽車34%的股權。
原來的想法應該和日產差不多,趁低價收入三菱,然后拿點技術,合作共贏啥的。但無奈,三菱汽車在2000-2004年間丑聞不斷,戴姆勒克萊斯勒拒絕為三菱提出的7000億日元拯救方案買單,撤資走人。
現在日產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注資三菱,幫他扛過去就是勝利。但明顯幾十萬臺車召回、賠償、挽回20多年信譽倒塌的問題也沒那么容易解決。要是沒有大勇氣、大魄力、大智慧、日產像戴姆勒克萊斯勒一樣重蹈覆轍也未可知。
● 國產合資廠是否會受影響
按照國家的現有汽車政策,每家外企在中國只能有兩家合資廠,但是盤點下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就會發現它們已經大大超標。目前的狀況是,它們已經擁有了東風雷諾、東風日產、東風英菲尼迪、廣汽三菱和東南三菱整整5家合資廠。
另外,廣汽三菱在2015年剛剛經歷重組,已全資收購進口三菱,讓進口三菱成為廣汽三菱的全資子公司,二者實現渠道網絡、資源合二為一。好不容易做出的整合行動,如果受到日產收購三菱的行動受到波折,之前的努力不說付諸東流,也可能大打折扣。究竟國家將如何處理這些合資廠,還有待進一步消息。
● 結語
不論怎么說,事情的起因終歸是三菱造假在先,所以日產舉報雖然看起來有陰謀論嫌疑,但也怪不得別人趁火打劫把它給收了。另一方面想,三菱在遭受此次大挫之后,股價暴跌4成,外加處理此次燃油造假事件還需大量財力、人力、資源,足以構成破產的危機,這個時候日產出資收購也算是救人于危難之中。
至于最終日產能不能助三菱力挽狂瀾,恢復元氣;三菱能否為日產-雷諾聯盟再助一臂之力,進入全球銷量前三集團;雙方能否在技術、資源上達成共贏,就看雙方的努力跟造化了。(文:太平洋汽車網 李洋)
編輯推薦閱讀:
英國貴族的文化遺產 獵裝車的前世今生
//www.1000gaozi.com/wenhua/815/8153267.html
尾標的數字游戲(3) 炫耀性能的歡樂秀
//www.1000gaozi.com/wenhua/815/8154871.html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帶著信心而來 試駕一汽-大眾捷達 VS5
- 2豐田新一代卡羅拉或將于8月8日正式上市
- 3美系豪強對決 林肯大陸較量凱迪拉克CT6
- 4空間與續航兼顧 長安歐尚A600EV實拍解析
- 5怕不怕?新款一汽-大眾邁騰尾標下帶字母了
- 6亞洲龍2.0L車型申報圖 起售價或低于20萬
- 7新款本田繽智正式上市 售12.78-17.68萬元
- 2豐田新一代卡羅拉或將于8月8日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