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匯總:過去一年不可忽略的性能車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正月初二,以長篇大論開頭耽誤時間太不應該,那直入主題:
2017年度高性能車型 | ||
保時捷911 GT3 | 新一代保時捷卡宴 | 新款寶馬4系 |
新一代寶馬M5 | 寶馬1系/2系 | 新一代MINI COUNTRYMAN |
新一代奧迪A7 Sportback | 新一代奧迪A8 | 新款路虎攬勝運動版 |
捷豹E-PACE | 本田思域 Type R | 邁凱倫720S |
Alpine A110 |
傳統的東西讓我們感到心安,但新穎的東西又讓我們熱血澎湃。比如你會發現那些超級昂貴,由錯綜復雜機械結構驅動的手表越來越多;但其實我們口袋里都有手機,看時間明明更準確。
但這并不影響人們對手表和手機的雙重渴望,保時捷911 GT3無疑就是這種完美兼容傳統與未來的公路猛獸。
任憑光陰流轉,不管保時捷旗下的車型如何換代,源自德國斯圖加特地區的“蛙眼”和“肥臀”設計始終沒有變,無可否認911元素堪稱該品牌靈魂殿堂級的存在,家族風的精髓也是領悟到了極致。
全新一代卡宴被戲稱為“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像911的SUV”絕非空穴來風,其這回有備而來豈止要單玩豪華+運動這么簡單,更帶來了后橋轉向系統和全新三腔室自適應空氣懸架等的真功夫,無人能敵的江湖地位憑借超跑技術加持,穩了。
2013年6月首次面世,按道理2017年應該要迎來中期改款,不過寶馬4系推新的步伐并沒想象中那么大,這次,說是中期吧其實只能算個小改款。還好改得夠全,4系家族的5款車同步推新。
千呼萬喚始出來,全新一代寶馬M5終于來到大家面前。早些時,奔馳發布全新E63 AMG讓大家眼前一亮。作為老對手,寶馬怎能坐視不理呢?這不,全新一代寶馬M5重新奪得大家眼球,把聚光燈聚焦在它的身上。
提到寶馬,曾經我們首先想到是自吸、六缸、后驅,隨著市場消費觀念改變,寶馬這些元素無不在逐漸減少。在利潤面前,各種曾被我們奉為樂趣的東西不得不向市場低頭。寶馬1系已經明確了新一代車型就會投向前驅陣營,而同樣以玩樂為賣點的寶馬2系又能支撐多久?
“鄉下繼承了三千畝田,輕輕松松就做地主,但我卻要帶一身膽色與熱腸去到城里闖蕩。身為MINI家族成員,我身材卻最不迷你,能輕松載上幾個知己四處逍遙;我有4驅系統,底盤不再貼地,整天發夢都想著跑達喀爾;我的名字是MINI COUNTRYMAN。”
2010年,奧迪A7在慕尼黑現代藝術館(Pinakothek der Moderne)橫空出世;七年后,奧迪老巢英戈爾施塔特,全新A7在此誕生。奧迪一直把未來掛在嘴邊,事實上其做法也是如此,科幻設計和尖端技術共治一爐,打造出旗下源自未來的四門轎跑——新一代A7 Sportback。
7月11日,新一代奧迪A8正式在巴塞羅那完成了其全球首秀,在德系三大豪華品牌旗艦車型中,奔馳S級把奢華玩得淋漓盡致,寶馬的操控基因令7系增色不少,那么奧迪A8能拿出什么跟基友們競爭?新一代A8告訴我們,這次它將展現已經降臨的未來。
每當談及到純粹的SUV以及純正的豪華越野血統,世人勢必下意識就能自覺聯想到來自路虎品牌。論起該品牌的瞬間爆發,其一定不會讓你失望,越野能力的廣度和公路行駛的舒適性就是攬勝運動版的精髓所在。
自2004年推出以來,攬勝運動已經在世界各地售出了超過73.2萬臺。征服世上每一座高峰,只為速度而來,可見的是路虎品牌60余載的英倫血統正不斷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銳動魅力。
這是捷豹品牌歷史上第二款全新SUV車型,雖然這個品牌旗下的SUV都帶些許英倫跑車風格,但捷豹并沒有打算把這款車塑造成小眾異類,這款全新的捷豹E-PACE將會在2018年由奇瑞捷豹引進投產,殺入競爭激烈的國產入門豪華SUV車型市場。
無論你是津津樂道于最速前驅的神話還是沉醉于Vetc高亢的咆哮,都會同意這確實是個讓人興奮的年代。相比前輩,全新思域TYPE R戰斗氣息更為濃厚,在諸多運動套件的加持下,顯得渾身都充滿了力量,第一眼看上去似乎就透漏出了傲視紐北的氣質。
2.9s破百、720匹動力、極速341km/h……無論用多少個驚嘆的數字都不能準確的詮釋一臺驚艷全世的超跑。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早已在人們口中相傳,縱觀國內外車壇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發生在阿爾卑斯山下的其中一個——Alpine。可能很少人知道Alpine曾經是能抗衡保時捷的豪華運動品牌,它誕生于1955年,在1973年被雷諾收購,并在1995年宣布停產。而前不久,雷諾推出復興Alpine品牌的計劃,而復興的首款車型就冠以Alpine最經典車型A110的頭銜。
汽車市場魚龍混雜,過去這一年我們見過太多抄襲、欺騙、應付還有噱頭,一個車企到底什么時候能真正用心去造一款車,或者說有沒有能夠真實反映一個車企造車水準的一類車呢?有,性能車就處在這樣一個特殊的領域中,沒家用車那么舒適、沒家用車那么寬大、沒家用車那么實用、更沒家用車那么親民,有的只是每個品牌對樂趣一詞獨特的理解。一臺性能車為車企帶來的利潤甚至不及同廠家用車一個零頭,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廠家愿意“吃力不討好”去研發性能車,因為它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個廠家的生產研發水平,甚至包含一個品牌某段值得被回憶的歷史。當一款車的推出不再純粹為了利潤,就能看到比利潤更純粹的意義。(文:太平洋汽車網 陳淦)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