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時需要支付哪些費用
買車時,除了車輛本身的價款,還需支付車輛購置稅、車船稅、保險費、上牌費等費用,若分期付款還會有相應手續費及利息。車輛購置稅是對購置應稅車輛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稅率為裸車價的 10%;車船稅是對境內應依法登記車輛征收的財產稅;保險包含交強險和商業險;上牌費涵蓋材料、照相、行政收費等多項。這些費用構成了完整的購車成本。
車輛購置稅是購車過程中一筆較為重要的支出。它由車輛購置附加費演變而來,只要在境內購置規定車輛,就需要繳納。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小排量車(1.6L 及以下)購置稅優惠取消,統一恢復按 10%的法定稅率征收,計算方式通常為車價÷1.17×稅率。例如,購買一輛裸車價為 20 萬元的汽車,購置稅大約就是 200000÷1.17×0.1 ≈ 17094 元。這筆費用是國家用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資金來源之一。
車船稅作為財產稅的一種,在 2007 年 7 月 1 日起,車主們需在投保交強險時一并繳納。不過,全國各地區的收費標準大概在 360 左右,但具體金額會因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這部分費用主要用于地方的交通管理和公共交通建設等方面。
保險費方面,包含交強險和商業險。交強險是國家強制購買的保險,保費受到車輛座位數等因素的影響。比如常見的 5 座家用轎車,交強險第一年保費一般為 950 元,之后若不出險,保費會逐年下降。它為交通事故中的第三方提供基本的保障,在發生事故時能減輕車主的部分經濟負擔。
而商業險則是車主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購買的保險。其種類繁多,像第三者責任險、盜搶險、車輛損失險、刮花險、涉水險等。其中,第三者責任險建議車主們一定要購買,它能在發生事故時對第三方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進行賠償,賠償額度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檔次。車輛損失險能保障車輛在遭受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時的損失;不計免賠險則可以讓車主在理賠時獲得更充分的賠償。不同車型、使用性質以及所選的投保險種都會影響商業險的費用。以一輛普通家用車為例,如果購買相對較全的商業險,一年費用大概在 2000 元左右。
上牌費也是購車時不可忽視的一項。它包含了材料、照相、拓印費 50 元,行政收費 110 元,過線費 143 元(部分情況 125 元可免),總體合計下來大約 428 元左右,但各上牌點收費會存在一定區別。要是車主選擇讓他人代勞上牌,還會產生額外的代勞費用。這部分費用主要用于車輛合法上路所需的各種手續辦理,確保車輛能夠正常登記注冊并行駛。
另外,如果您選擇分期付款購車,還需要支付分期付款的手續費用。不同的金融機構和貸款方案,手續費率也不盡相同。而且,如果貸款超出了免息期,還需要額外繳納利息。這部分費用的多少取決于貸款金額、貸款期限以及具體的貸款利率等因素。
總之,在購車前,一定要對這些費用有清晰的了解,將各項費用都納入預算考量之中,這樣才能避免購車過程中出現預算超支等情況,讓購車之旅更加順利。全面知曉購車所需支付的各項費用,有助于我們做出更加合理、明智的購車決策。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吉利銀河L6 EM-i交付破2萬! 新車上市僅50天
- 2售47.9-67.9萬元 全新沃爾沃XC90正式上市
- 3東風本田S7推一口價19.99萬元起 已購用戶可保值補差價
- 4廣汽本田P7上市 售價19.99萬元 搭載ADS自適應電磁減震系統
- 5零跑超級品牌日來襲,C16限時一口價118701元
- 6螞蟻集團、哈啰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
- 2售47.9-67.9萬元 全新沃爾沃XC90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