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與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對比那個更強哪個更智能
北汽新能源的電池以三元鋰電為主,其技術來源于SK公司。鋰電池雖然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低溫性能,但在穩定性和安全性上還存在不穩定因素。
而做電池出身的比亞迪則堅持自主研發,采用技術相對成熟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安全性高,即使高溫狀態也能正常運行,由于不含重金屬,綠色環保,生產過程也更加清潔、不易形成污染,可回收。
而在未來發展方向上,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空間幾乎達到飽和狀態,而三元鋰電還有技術升級的空間,其穩定性不好的缺陷也會逐步被弱化。比亞迪動力電池在過去一直是自產自用的封閉生產運營模式,目前汽車動力電池占到純電動車制造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正是由于自產動力電池,比亞迪在純電動車上享有著巨大的性價比優勢。
當然,比亞迪也沒有死守磷酸鐵鋰技術路線,2017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的總共產能為16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占9GWh,三元鋰電池占7GWh。比亞迪為了擴充產能,也在青海新建了18GWh的三元電池生產基地,預計2019年中旬正式投產。
從數據上來看,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三元鋰電池裝機占比為76%,專用車這一占比為69%,而新能源客車多達90%的份額都被磷酸鐵鋰所占據。
三元鋰能量密度高、能為車輛提供更遠續航已經是業界共識,并且到2017年,三元鋰電池成組售價已經降至最低1.4元/Wh~1.5元/Wh,與磷酸鐵鋰基本持平。
在不同的新能源車型上,采用的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已經開始出現了分化并且固定下來??傮w而言,這個趨勢是新能源乘用車偏向三元鋰,而新能源客車使用磷酸鐵鋰,新能源專用車(貨車)也比較傾向于使用三元鋰。
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在高溫安全與碰撞、穿刺安全上,要遠遠高于三元鋰電池,對于要大量載人、涉及到公共安全的大客車來說,安全性能的優先度要遠遠高于續航里程。并且,由于三元鋰電池需要鋼制外殼和更復雜的冷卻系統保護,因此組成電池系統后,能量密度并未將磷酸鐵鋰甩開太遠。只是在理論能量密度上,三元鋰有更大的開發空間。
國內在電機、電控領域的自主化程度仍遠落后于電池,部分電機電控核心組件如IGBT芯片等仍不具備完全自主生產能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特斯拉回應“連撞11車事故”加速踏板被100%踩下 碰撞時速132km/h
- 2售價28.98萬起 問界M7新增兩款智駕后驅Max版車型
- 3特斯拉Model Y繼續漲價2000元 Model 3/Y后輪驅動版補貼8000元
- 4全新奔騰B70將于12月初上市 搭載2.0T+6AT 軸距2米8
- 5能否支撐起高端化戰略? 比亞迪云輦全家族試駕體驗
- 6每日車聞:智界S7上市/Model Y再漲價/特斯拉回應“連撞11事故”
- 2售價28.98萬起 問界M7新增兩款智駕后驅Max版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