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銷量暴增 誰能成為新能源車險巨無霸?
然而,當前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高度集中。由于定價難、賠付率高等問題,中小保險公司大多持觀望態度。此外,車企直接進入新能源車險市場,加劇了行業競爭。
“老三”財險公司市場份額近70%
車險綜合改革后,新能源車險逐漸成為增量市場的主角。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07.1萬輛和200.3萬輛,同比平均增長1.1倍。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車險也得到快速發展。
但從目前新能源車險市場份額來看,馬太效應明顯。老三者占比近70%,中小險企對新能源車險發展態度不一。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從保費規模和增速來看,中國財險以32.8%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其次是平安產險,保費收入為1888.3億元,市場占有率24.3%;排名第三的是太保財險,保費收入917.9億元,市場份額11.8%。三大保險公司合計市場份額為68.9%。
“老三”對新能源車險的重視,從公眾對投資者提問的回應可見一斑。
中國平安董秘在公開平臺向投資者介紹了新能源車險的表現,“針對快速增長的新能源市場,平安產險穩步布局新能源業務,推動車險業務平穩健康發展。”
與“老三”的積極布局不同,中小險企更為謹慎。由于定價難、賠付率高等問題,中小險企對新能源車險仍在觀望或嘗鮮。
據了解,造成新能源汽車保險賠付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和風險因素與傳統燃油汽車不同,調查人員缺乏確定事故車輛損壞的經驗。維護成本難以控制;目前新能源汽車保費不足;新能源汽車在運營車輛中占比較高,使用頻率和事故發生率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12月底,推出新能源汽車保險專屬產品后,費用水平進一步下降。據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車保單成本率約為101%,相對接近盈虧平衡點。
此外,“定價難”也是新能源汽車保險的一大痛點。目前,行業統一費率尚未出臺,各家保險公司的定價方式略有不同。
新能源車險的定價方式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一是根據公司車險業務數據,重新評估和完善新能源汽車定價模型,圍繞車型、使用性質、車價、車齡、品牌,開展差異化發展電池廠商等維度的定價策略和承保規則,定期回溯和動態調整;另一種是與其他公司合作,包括保險科技公司和車企,通過數據共享來控制風險,提升定價權。
造車新勢力紛紛入局
在中小險企觀望之際,車企已悄然進入新能源車險市場,準備搶占戰略制高點。
今年4月底,理想汽車旗下車和家金融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收購銀鑒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不到兩個月時間,6月2日,上海駿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哈啰關聯公司收購四川易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至此,特斯拉、比亞迪、“威小利”等新能源車企紛紛進軍保險行業。此外,宣布加入造車行列的小米也在去年5月間接獲得了全國保險代理牌照。
業內人士表示,進入保險行業的新能源車企,可能會直接為車主配置車險,形成汽車制造、銷售、售后服務的閉環,與客戶的連接更加緊密。
車企做保險并不容易。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評價特斯拉進軍保險業務時表示,汽車公司發展保險業務的難度不亞于保險公司做汽車。馬斯克還在推特上承認,批準保險產品的監管程序極其緩慢和復雜。
無論是傳統大型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進入車險行業都會面臨諸多痛點:車企開展車險業務所需的經營牌照存在一定困難,直銷模式要求車企擁有完善的線上系統,不僅建設成本高、周期長,而且與保險公司系統的對接復雜。再者,車險具有本土化的特點,覆蓋全國的線下服務網絡是其保障用戶服務的觸角,需要長期積累。
雖然在車險綜合改革的背景下,保險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定價自主權,可以根據自身業務情況進行差異化定價,但由于保險公司無法掌握車主數據,他們在產品設計上依然是“奴隸車”。 》線下定價法。然而,百年傳統車企和新造車企業在車險行業都沒有經驗,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加入車險賽道。車企要想在車險市場搶占先機,就需要與有實力的服務商展開競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極氪全新轎車正式命名為007 軸距2928mm 將于廣州車展預售
- 22023進博會:一汽-大眾ID7 VIZZION亮相 將于年內上市
- 3廣州車展前瞻 眾多重磅車型來襲 國產普拉多和智界S7等
- 4全新領克06 EM-P上市 售價13.68-15.68萬元
- 5全新寶馬5系/i5/X2 廣州車展寶馬展臺重磅車曝光
- 6又打起來了?何小鵬余承東因AEB隔空互噴 李想:吵不過華為
- 22023進博會:一汽-大眾ID7 VIZZION亮相 將于年內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