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車出廠要多少錢?
先算成本結構最簡單的自主品牌車。其成本包括稅收、制造商利潤、4S店利潤和汽車制造成本。
很多消費者買車的時候,面對1230萬到幾十萬的優惠,真的不知道什么時候。這輛車的價格是多少?
接下來,我們將對這五個項目逐一進行分析。
項目1:稅收
對于消費者來說,汽車繳納的稅主要由三項組成:汽車消費稅和汽車生產企業繳納的增值稅。
消費者支付購置稅。
汽車廠商要交多少稅?這是廣汽集團汽車企業向全國媒體提供的資料,這是這家汽車企業2006年至2011年的納稅情況。
按照0.75-7.9萬元的b級車來算,稅在美國是2%-8%,在日本是7.5%。
第2項:技術轉讓費
國內合資汽車企業生產的汽車都要向外方支付技術轉讓費,約占車價的10%。也就是說,如果是20萬元/臺,技術轉讓費就達到2萬元。由于技術轉讓成本較高,一些價格較低的海外車型很難引入中國。
第三項:汽車廠商的整車利潤。
在國內,主流汽車廠商的利潤一般在10%左右。這個10%左右的利潤,還不包括汽車廠商生產下游零部件的利潤。比如變速器在外面自己生產,變速器賣給汽車廠的價格,利潤多少只有外面知道。汽車廠商以核心技術不會流失為由生產的發動機、變速器及其定價完全由外方控制,其利潤難以估算。
第四項:4S店鋪利潤
據車商透露,30萬元以下的車型,平均每輛車的利潤在5%左右。由于近兩三年汽車競爭銷售越來越激烈,下滑幅度幾乎超過5%。換句話說,許多4S商店現在都在虧本賣車。4S商店的生存主要依賴于汽車制造商在年底的訪問和維護。
第5項:汽車費用
如果買一輛廠商指導價為18.2萬元的合資品牌汽車,稅后支付車價的10%,總共要花20萬元左右。那么買一輛20萬左右的車,車的成本是多少呢?讓我計算一下:
按照會計準則,8.6萬元的制造費用還包括所有廠家的固定資產折舊,包括場地和管道設備折舊。還包括現場管理人員工資、交易費等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工廠制造工人工資成本、運費、漂亮車廣告費等運營費用,以及負面新聞和媒體宣傳的廣告費。
如果用20萬買一輛車,造車成本就少了一半。這就能解釋為什么國產車價格比國外車高,質量比歐美版低。近年來,國內汽車制造商想出了各種方法來降低成本。讓我們回顧一下近年來媒體偷工減料的方法:
1.省略了尾部防撞鋼梁。
因為國內沒有追尾標準,一些汽車廠商省略了后防撞鋼梁。
代表廠商:北京現代大部分車型,廣州本田部分車型,東風日產部分車型。
2.省略了車身的電子穩定系統。
車身電子穩定系統作為主動安全的最高形式,在歐美車中沒有這個功能是賣不出去的。但是很多車型引入國內后,省略了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原因是國內法律法規沒有強制性標準,有些車往往省略了這個功能。
3.省略了發動機罩的隔音棉
制造商: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北京現代長安福特
4.后備箱蓋的隔音棉對半分。
代表性廠商:上海大眾、北京現代
5.省略了發動機護板
汽車省去發動機護板后,車輛行駛時地面灰塵全部進入發動機艙,發動機工作環境極差,大大縮短了發動機環境。去掉發動機護板后,國產車的保養周期縮短到國外的一半。由于頻繁的維護,4S商店的利潤增加了兩倍,但消費者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6.使用低成本輪胎
國內所有合資企業用的輪胎,品牌,信號都不如國外同型號。另外,個別企業越來越嚴格,降低安全標準,價值3萬元的面包車使用三級輪胎。
代表車型:東風本田CRV上海大眾新POLO新桑塔納北京現代伊蘭特。
7、保存門包裝
汽車制造商丟失了門上的填充物。汽車里灰塵很多。噪音大是其次。當車輛落水時,水迅速沖進車內,拯救了小小的密封圈,汽車制造商從中受益,而消費者在危機時刻可能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
價格車:一汽大眾高爾夫6新速騰上海大眾朗逸新Polo
8.將后排中間座椅的三點式安全帶改為兩點式。
根據國際標準,所有車輛的所有座椅都必須配備三點式安全帶。此后,一些追求高利潤的國內汽車廠商將后座三點式安全帶改為了兩點式安全帶。一改能省100元左右,但消費者可能在重大事故中受重傷甚至死亡。國內10萬元以下的A0級車,后座三點式安全帶基本簡化為兩點式。10萬元以上的A級車,像北京現代伊蘭特,后座用的是兩點式安全帶。
以一輛10萬元的車為例。
稅4萬,消費稅(3-5)、增值稅(17)、教育費附加稅、城建稅、地稅=車價40左右)(40)自主品牌。因為也有沒有地稅的城市,一般都用。消費稅是按照排氣量征收的,排氣量在1.6升以下的車,3-5%是稅率。
生產公司利潤10000元,占車價的10%。
銷售公司利潤7000元,占車價的7%。包括銷售成本、廣告營銷等。
經銷商的利潤是5000-7000元,也就是車價的5-7%。
原材料成本約為3.5-4萬元,即車價的36-38%。
消費者需要繳納購置稅3335.41萬元,為車價的10%。也就是說,消費者花11萬元買這輛車,總稅收5萬元。
然后算20萬元的合資品牌車。合資品牌汽車和自主品牌汽車的區別在于,中國必須向外方支付技術轉讓費,不同品牌有不同的技術轉讓費。資料顯示,技術轉讓費是車價的5%到10%。
稅收在8萬元左右。
制作公司的利潤是2萬元。
銷售公司利潤14000元。
原材料成本7.2-7.6萬元。
技術轉讓費1萬元。
消費者需要支付10%的購置稅,大約2萬元,這輛車的總金額為22萬元。
計算報關價格為100萬元的進口車的成本構成。進口車和合資品牌車相比,沒有技術轉讓費,但是增加了關稅。另外,如果這款車的排量在4.0升以上,為了鼓勵節能環保,必須繳納40%的消費稅。
稅包括消費稅((進口價格加關稅)40)、增值稅(進口價格、關稅、消費稅)17)、關稅(進口價格的25%)。
具體金額是多少?懂數學的讀者可以自己算算。總之,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據經銷商統計,100萬元進口車的稅費為143萬元。
生產公司的利潤和銷售公司的利潤因品牌而異。有的車型加價幾萬元出售,無法確定其詳細利潤,但確實這款豪車的原材料成本份額很低,廠家利潤最高。
消費者購買時,需要10%左右的購置稅,大約10萬元左右。
在…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