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為什么跌得這么厲害
不止如此,長安汽車還開發了新能源車,奔奔(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車型還成低價爆款;同時聯合寧德時代、華為推出阿維塔,要占據中國新能源汽車頂峰位置。
但是現在它卻面臨著一個不與其表現相匹配的市場價格:
與年初相比,現在的長安汽車估價只有15、16元,下跌了20%多:
長安汽車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4日)收盤價為21.75元,12月21日報收于15.98元,與年初相比下跌約26.53%。
在銷量上看,長安汽車的巔峰時刻在2015和2016年:
2015年,長安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年產量及年銷量分別突破100萬輛,實現中國汽車歷史上首個中國品牌的“雙百萬”,問鼎“自主一哥”。2016年,長安汽車盈利水平達到巔峰,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高達102.85億元。
但在那之后,急轉直下。
現在,長安又開始有了加速奔跑的態勢。但是估價卻低迷起來。
這一局面讓很多人表示看不懂,為什么這么“努力”的長安,市場就是不買賬呢?
私以為,有這幾種原因:
一、長安的品牌感還是太弱,看到長安的標志,很難想象長安會和高端、高價值聯系起來,這降低了品牌的價值;
二、長安技術底層研發沒有實現大的超越性的突破,相比于互聯網造車和造車新勢力,長安的研發雖然有實力,但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上,沒有關鍵性的技術吸睛,缺乏足夠的賣點,不能跟吸引人有下單的沖動;
三、合作的深度不夠。雖然有長安福特的合資車,但是畢竟技術都在人家;雖然牽手了寧德時代、華為,但是在技術的開放性上,還存在壁壘。這也是為什么同樣是重慶的車企,名不見驚傳的金康塞力斯,估價能達到60多;
四、最后一點,就是長安的“左右互搏”。這一點體現在很多傳統車企身上,在傳統燃油車時代,車企實力不俗,積累了多少年的經驗。但是新能源車,需要在某種程度上對傳統汽車進行更新、替代甚至是市場蛋糕搶占,長安一方方面要照顧好自己的傳統汽車市場,一方面又要進攻新能源汽車市場,彼此之間,很難做到互不侵犯。而這種局面,就容易形成“左右互搏”的尷尬。當然,這種問題,在很多傳統汽車身上都存在,只不過,吉利、比亞迪的“壯士斷腕”魄力更大一些。
但是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品牌的薄弱和技術突破的不夠,這給汽車的高價值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長安如果致力于進入中國汽車品牌的第一梯隊,就應該明確重點,做好戰略規劃甚至接受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市場冷遇,不然,就沒發淬煉成一個龍頭高端汽車旗艦。
長安汽車的徐留平過去之后,大刀闊斧的改革之下,紅旗從以前只能叫座的政務車,逐步轉變成大眾都喜愛的高端旗艦車,在品牌營造和技術公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而目前長安的品牌影響,只是停留在花大錢去買流量、買車型加推的軟文包裝,對于品牌力的戰略層面宣傳和規劃,還遠遠不夠。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