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變速器工作原理
汽車變速箱是用來協調發動機轉速和車輪實際行駛速度的一套傳動裝置,用來充分發揮發動機的最佳性能。變速箱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會造成發動機與車輪之間的傳動比不同。
汽車變速箱,是一套用于來協調發動機的轉速和車輪的實際駕駛速度的變速裝置,用于發揮發動機的最佳性能。變速箱能在汽車駕駛流程中,在發動機和車輪之間造成不同的變速比。那么接下來汽車小編耐心的給小伙伴們簡單介紹一下汽車變速箱工作原理。
手動變速箱手動變速箱稱手動變速箱(簡稱MT)又稱機械式變速箱,即必須用手撥動變速桿(俗稱“擋把”)才能改變變速箱內的齒輪嚙合位置,改變傳動比,那么就會到了變速的目的。
手動變速箱工作原理通過撥動變速桿,切換中間軸上的主動齒輪,通過大小不同的齒輪組合與動力輸出軸結合,那么就會改變驅動輪的轉矩和轉速。
發動機的動力輸入軸是通過一根中間軸,間接與動力輸出軸連接的。如上圖所示,中間軸的兩個齒輪(紅色)與動力輸出軸上的兩個齒輪(藍色)是隨著發動機輸出一塊運轉的。但是假如沒有同步器(紫色)的接合,兩個齒輪(藍色)只能在動力輸出軸上空轉(即不會帶動輸出軸運轉)。圖中同步器位于中間狀態,相當于變速箱掛了空檔。
當變速桿向左移動,使同步器向右移動與齒輪(如上圖所示)接合,發動機動力通過中間軸的齒輪,將動力傳遞給動力輸出軸。
自動變速箱自動變速箱是借助于行星齒輪機構做好變速,它能根據油門踏板程度和車速變化,自動地做好變速,而行駛者只要操縱加速踏板調節車速即可。
汽車自動變速箱經常遇見的有四種型式:分別是液力自動變速箱(AT)、機械無級自動變速箱(CVT)、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AMT)、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箱(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現在轎車普遍使用的是AT,AT幾乎成為自動變速箱的代名詞。
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到了變速變矩。其中液力變扭器是AT最至關重要的部件,它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等構件組成,兼有傳遞扭矩和離合的作用。
AT自動變速箱的工作原理液力變扭器是AT最具特點的部件,它直接輸入發動機動力,并傳遞扭矩,與此同時具有離合作用。泵輪會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進而在泵輪和渦輪之間加上導輪,通過反作用力使泵輪和渦輪之間實現轉速差就能實現變速變矩了。因為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變矩范圍不夠大,因而在渦輪后面進而串聯幾排行星齒輪來提高效率,液壓操縱系統會隨發動機工作的變化而自行操縱行星齒輪,那么就會實現自動變速變矩。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13.98萬元起! 吉利星耀8開啟預售 搭載千里浩瀚智駕
- 2奇瑞發布混動戰略:熱效率48%發動機 部分核心混動技術開源
- 32025上汽之夜:十多款新車蓄勢待發 智駕/固態電池全面布局
- 4騰勢Z9GT歐洲首秀 易三方技術亮相米蘭設計周
- 5售9.98萬起 零跑B10上市 配8295芯片/高階智駕 續航最高600km
- 66.98萬元起!第二代秦PLUS智駕版推限時補貼政策
- 2奇瑞發布混動戰略:熱效率48%發動機 部分核心混動技術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