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新一代奧迪A8L怎么樣及新一代奧迪A8L的動力如何
為什么這幾年能賣的很好?
如果你經常關注汽車銷量排行榜,你可能會發現,帝豪作為自主車,在幾乎合資車主導的排行榜中,一直名列前茅。為什么?
帝豪EC7(帝豪前身)剛上市的時候,大部分自主品牌的造車方向還在對合資對手進行逆向研究。而EC7憑借積極的外觀研發和較高的生產標準,一度成為當時國內A級車的標桿。處于消費升級初級階段的中國消費者,將EC7視為一股清流,選擇它是合理的。
新模式能否推廣,如何推廣?
老款帝豪可能是剛上市的時候放的,外觀還是挺驚艷的。但是按照現在的主流審美,似乎有點老了。新帝豪(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老款帝豪的主要區別在于車身前臉和尾部的重新設計。尤其是前中網下的保險杠,黑色塑料件搭配鍍鉻條會有更強的開口感。過去的尾燈也改變了樣式,延伸至后艙頂部,變得更加飽滿協調。這就導致了很強的車感,但是如果伴隨著一些問題。由于輪距依然和老款一樣,更寬的車身似乎遮住了四個車輪,讓整車感覺有點寬小,視覺效果略不協調。
當然,如果你想在這個價位的獨立亂象的市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你必須要有點優越感。就像帝豪的內飾一樣,在材料和裝配工藝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中控面板和四周裝飾板的過渡區域包裹了一層亮黑色的鋼琴漆,有點像iPhone的四角,讓整個中控面板有一定的立體感,但也不會很突兀。收納空間也進行了重新集中,吧臺前增加了適合放手機的卡槽,有助于日常使用的便利。
雖然整個中控似乎都有老款帝豪的影子,但是更好的做工和更多的儲物空間都體現了這款車的與時俱進。
與上一代相比,新帝豪在后排乘坐空間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進,尤其是上一代車型中間平臺隆起較高的情況,在新款車型中得到了改善。畢竟買這款車的用戶一般都是工薪階層的第一輛車,滿載出行的頻率會比較高,所以提高中間的平臺高度有助于第五人乘坐舒適。吉利針對用戶需求的舒適性調節還是很到位的。
配置方面,未來主銷的1.5L互聯網版擁有剎車輔助、車身穩定系統、定速巡航、自動駐車、電子手剎、全液晶儀表盤等一系列豐富的配置。這些配置無論是對于“不夠高”的獨立隊友,還是“不夠高”的合資敵人,都很有競爭力。
1.5L暫且單打獨斗,開車怎么樣?
新帝豪取消了之前的1.3T動力總成,在之前傳聞的1.4T沒有領先之前,只剩下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孤軍奮戰。消費者的疑問立刻涌出。新車結實嗎?如果只看數據,80kW和140Nm在這個渦輪當道的時代并不算亮。但是,如果發動機選對了變速箱,真的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合適的是CVT。這不是我自己瞎扯的回答。本田和豐田都在走這條路。
CVT對最佳動力輸出點的控制是各類變速箱中最到位的。這個精度是對小排量自吸發動機的一個補償。至少在中低速時,新帝豪滿足你對油門的愿望,步履輕快。兩周前,我剛剛試駕了新逸動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6AT的組合。與愛信相比,邦奇CVT沒有液力變矩器的固有結構,扭矩放大有差距。但說到實際體驗,兩車在0-40km/h的路段加速能力差不多,在市區行駛時都是輕功。
如果是中速或高速行駛,這個動力總成主觀感覺很弱。類似的經歷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1.5L自然吸氣發動機肯定不會給你提供源源不斷的推背感。這是一個無法顛覆的物理邊界。二是CVT變速箱在加速階段有鎖速的特點,沒有換擋節奏感,在聲線上缺乏跳躍感。切換到客觀描述:深踩油門一段時間,往下看,速度已經到了超出生理預期的程度。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動力表現,我覺得可以說帝豪的表現一定會超出你對中國品牌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預期。
最近很多品牌似乎都有一些走雙離合的跡象。至少我有一輛沒試過雙離合的新車。帝豪上CVT最大的追求就是平順性。在95%的工況下,這套動力總成的表現無可挑剔。只有加速后松開油門,車輛才會來回狂奔。當然,這是邦奇變速箱的通病,不吉利的力量是可以扭轉的。關于動力總成,NVH也有提升空間。如果只是輕踩油門,CVT變速箱的寬速比可以讓發動機保持很低的轉速,發動機艙也很安靜。
大腳油門,轉速高達3000轉,4000轉,相對粗糙的聲音會穿過防火墻進入車廂,這是帝豪在NVH上的短板之一。在隔音的其他方面,帝豪做得不錯。尤其是路面噪音,即使開到100km/h,車內的聲音聽起來還是很輕。會有一些風,尤其是后排的乘客,對風噪的感知更明顯。但總體來說,帝豪車是一款安靜的車。這是中國品牌新車的特點,NVH性能是重要的考慮指標(畢竟中國消費者的耳朵更靈敏)。
底盤也是中國品牌的優勢。吉利和長安是我認為在底盤調校方面已經確立優勢的車企。這種優勢不僅是中國同行,合資品牌也是如此。風格上,從帝豪G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吉利走了歐風。對新帝豪來說,這種風格增加了更多的中國理解。有了支撐和路感,避震濾鏡就更軟了。中國人喜歡37: 00開車。三分操控七分舒適的底盤能抵擋嗎?
關于開車還有一點需要單獨提一下。新帝豪Autohold的設計邏輯與普通車型不同。剎車停止后,需要幾秒鐘時間繼續踩下Autohold,然后才會啟動。從邏輯上講,這種設計也是有益的。當你在市區走走停停的時候,Autohold不會過分敏感,會在你剛停下來往前走的時候干擾你。仔細想想,似乎也有些道理。只是非常規操作,需要提醒消費者去適應。
開頭我要重復一下我視頻里的開場白:上一代D級車(也就是大概7-8年前的那一批)中,我最喜歡的是奧迪A8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其實所謂的D級豪車,中國市場最主流的就是奔馳S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寶馬7系(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奧迪A8(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L,最多再加個雷克薩斯L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這幾年A8L的其他三個競爭對手都率先升級了,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老款A8L。喜歡A8L主要是因為它有品味的設計風格,精致的車廂,平衡的駕駛體驗。所以在這篇新一代A8L的文章中,我也想從設計風格、內飾功能、駕駛體驗三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款車。
設計風格
奧迪作為一個品牌,很聰明的知道無論是設計還是裝備都要從高端車開始,這樣低端車后來居上就會很有說服力,也很自然。所以你現在看到的全新的A8L,代表了未來奧迪家族的設計風格,所有的小弟們都得跟著走。不是,剛在歐洲發布的新款A6長這樣。
這種設計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就是將德式鋒銳設計理念再次進化,再次發揮到極致。鋒銳設計理念的一大特點是車身上會大量使用直線,使得整車看起來很有棱角。本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初,大眾汽車集團開始倡導這種設計理念,后來吸引了許多歐洲汽車制造商效仿,隨后成為世界汽車設計的一大趨勢。直到后來,以奔馳為首的自然流線設計,以雷克薩斯為首的極致犀利風格,才逐漸讓世界汽車設計再次多元化。
我一直懷疑新一代奧迪可能會變得不那么棱角分明。沒想到,之前的Q7和現在的A8L都顛覆了我的想象。A8L的車身上很多線條都是平行于地面,筆直如一刀切。全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像一群理工男拿著尺子畫直線。
這個設計好看嗎?這個問題肯定是見仁見智,但確實是我非常欣賞和推崇的設計,因為它有足夠的個性和獨特性。在這么高端的D級豪華車市場,每一款BBAL出來都有旗艦,而旗艦就是這個品牌的門面。需要做的是在面對別人的旗艦時,不怯場的展現自己的個性。如果你的設計沒有風格,左右搖擺,你就會輸在氣場上。在新一代旗艦產品中,寶馬7系看起來稍微弱一點,只是因為它的設計有點搖搖晃晃。已經離開——的導演真的要負很大的責任。至于A8L,不管你覺得好看不好看,都會認同它特別有辨識度,有一種能撐起場地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已經比上一代做得更好了。
作為一個燈廠,你必須努力為這樣獨特的設計錦上添花。除了前大燈采用矩陣式LED近光激光遠光燈,尾燈采用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新款A8L貫穿式尾燈的設計也相當炫酷。我說的酷,尤其是你晚上開鎖的時候,那種光跟你互動,暫時沒有別的品牌能做到。
與喜歡內外設計風格鮮明對比的雷克薩斯不同,A8L的內飾設計風格與外觀完全呼應,車廂內隨處可見平行的直線。冰冷的車廂氛圍比上一代奧迪更甚。與雷克薩斯LS類似,A8L似乎也厭倦了昂貴材料的堆砌。車內除了一些優質的木質裝飾板,其實都是用鋼琴烤漆裝飾板裝飾的。
你看,四幅式方向盤的樣式,四圈LOGO周圍的護圈,都在努力追求一種扁平化的平行感。這款車設計風格的統一簡直令人發指。
內部功能
這一代A8L在車廂里有一個很大的主題:取消實體按鍵和旋鈕。如果不是親自上車,真沒想到奧迪會這么“不人道”,滅絕。比如空調出風口下面的風量調節滾輪就扔掉了!切換到觸摸控制!奧迪/大眾上常見的大燈開關,扔掉!切換到觸摸控制!車門里的機械門把手,扔掉!換成輕輕一拉就能打開的電子的!
就連奧迪車上最具標志性的MMI操作區的——旋鈕及其周圍的四個按鍵都被扔掉了!現在A8L的新操作系統已經變成全觸控了!這一次奧迪真的比奔馳和寶馬玩的大膽多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A8L車就是各種屏幕和屏,挺科幻的。
但是在這樣的科幻車廂里體驗了兩天,還是想提點小批評。第一,由于系統菜單的邏輯變化太大,功能很多,對于從其他奧迪車升級過來的車主(熟悉MMI邏輯的)來說,需要很長時間。第二,全觸控操作對于開車時的盲人鍛煉來說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雖然奧迪在其幾款屏幕中引入了類似蘋果iPhone的Taptic發動機技術,但是屏幕會有振動和聲音反饋給你的觸摸;雖然,新A8L的手寫板功能至少是上一代的兩倍;盡管語音操作引入了許多本地化元素.但是,我在開車的時候操作那些屏幕,總是低頭看。這個體驗還是比新LS差。各位司機,老板換了這輛車后,請加強業務學習!
車廂里的幾個屏幕充滿了科技感,新的全景攝像頭3D模擬功能等新東西也超級好用。A8L正在全方位履行“突破科技,啟迪未來”的使命。遺憾的是,由于中國法規的限制,新A8L上獨有的AI功能套件并沒有出現在中國版上。我們的“損失”包括L3級自動駕駛、側面碰撞預保護(自動抬起一點車身)、手機遠程泊車、攝像頭檢測路況并自動通知懸掛系統進行微調等等。有些人可能和我一樣,看到了海外車型的這些功能演示,也算是A8L對對手的有力宣傳。他們沒來中國真的很遺憾。據廠商介紹,他們已經準備了一整套AI模塊,只要中國法規允許,就可以安裝A8L。希望真的能看到那一天。
內飾部分也很注重座椅和空間。首先,新A8L的座椅舒適性,無論是前排還是后排,都比上一代有了明顯的進步。座墊、靠背、頭枕、調節豐富度、按摩功能等等都無可挑剔。
老板的后排躺臥功能和上一代一樣容易設置和調節。我已經在視頻里詳細演示過了。我之前在LS的車評里說過,我個人不喜歡這種脫鞋的boss位置設置,但是A8L的好處是空間夠用,所以以我180cm的身高,躺著狀態也能舒服的躺下,而LS的空間對我來說有點局促,感覺不像A8L那么捉襟見肘。
關于空間,新款A8L相比上一代有一點點提升。以上是我們實測的空間數據,供大家參考。這個級別幾輛車的空間差別不大,但是A8L后排的娛樂系統和設備有點集合了很多家的長處。有興趣的可以多了解一下。
駕駛體驗
這次試駕,第一次開著A8L出酒店,我就忍不住笑了:這不是標準的奧迪虛擬嗎?這車的轉向真的是很有特色的奧迪風格。只要你開奧迪,就能猜出它的轉向手感。
不過上一代A8L感覺沒那么空洞。即使橫向對比,上一代的A8L也是同級中比較硬朗的一員,無論是轉向、動力的突兀還是底盤的減震風格都比較硬派。現在這一代,整體風格更舒適,無論是開車還是坐起來,似乎都盡量讓你放松。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汽車變得柔軟和搖擺不定。它在開快車的時候,給人的穩扎穩打的感覺還是很足的,快速轉彎的時候像軌道車一樣的高限還在。總之,如果《非常人販子》要拍新一集,這車完全可以勝任,只是演員可能會覺得更舒服,因為這一代車的隔音和底盤舒適度真的很好。
動力我就不細說了。這個級別的幾款車動力感受都差不多。如果你堅持的話,740Li的加速快感比這車好。當然,這可能和新A8L的重量有關系。現在這一代A8L已經放棄了前兩代的名牌全鋁車身,廠家宣傳的是鋁、鎂、鋼、碳纖維等材料的組合。但由于白車身重量沒有減少,新裝備增加了不少,整車重量相比上一代略有增加。制造商沒有透露具體重量。畢竟這個時代,輕量化更值得拿出來吹。
由于中國版沒有自動檢測路面的神奇底盤,后輪轉向成為了中國版的重點宣傳項目。其實后輪轉向遲早會成為這個級別的主流裝備,因為這個級別的車太大了。尤其是A4L,前輪的自然轉向角度不可能有別人那么大,需要后輪的轉向多幫一點。這次實地體驗,發現A8L的后輪轉向對操控靈活性確實有幫助,過彎時的靈活性甚至比A4L的還要強,給杜蘭特的感覺就是可以像郭一樣帶球突破。
這個級別豪華車的動力駕駛部分我不太喜歡說那么多,因為這個級別的各個車型其實都做的挺好的,沒有絕對的區別,只是各家喜歡調的款式不太一樣。之前說過,我喜歡上一代的駕駛平衡感。相對來說,現在這一代更舒服,我個人很懷念上一代的感覺。當然,買家完全可以無視我的意見,因為舒適度可能對你來說更重要。尤其是坐在后座的大佬們,他們應該更喜歡現在這一代。
總結:比較極端的奧迪大師。
對于我們這些試駕的人來說,我們開過幾輛這個級別的車,真的發現他們做的很好,產品力和水平都沒有明顯的差距。但是對于除了奔馳之外的其他汽車廠商來說,他們是很痛苦的,因為在很多消費者的心目中,S級就是定義這個級別的標桿,很多人認為這種百萬美元的車就應該像S級一樣。所以那些廠商會被迫做出很多新東西,比如寶馬的星空車頂,手勢遙感,帶液晶屏的鑰匙,比如奧迪的新電子設備等等。這樣消費者可能會覺得更厲害,更時尚,更值得買。
但我覺得比堆砌新功能更重要的,還是讓這個級別的產品有自己的特色和靈魂,這才是車廠實力的真正展現。之前的雷克薩斯一怒之下停下來跟風,完全按照東方人的審美和東方人的價值觀來做LS,很優秀。現在奧迪A8L極致犀利的設計,以及在內飾設計和新功能的引入上堅持科技路線,走在大家的前列,也是非常優秀的。前幾年這一級別的車同質化太嚴重,現在大家終于在努力樹立自己的形象,讓每一款車都鶴立雞群,相當于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相信大家在選車的時候,就不會再有糾結了。
【新一代奧迪A8L 55TFSI第一印象】
突出優勢:同級最新最先進的設備;舒適的駕駛體驗;車身雖然大,但操控靈活。
主要缺點:全觸屏設計的車導致操控不方便;操控風格略顯平淡;由于法律原因,一些設備不存在。
摘要
總結一下,先說個老生常談。帝豪的價格是6.98到9.88萬。現在銷售得到的信息是8000元左右,主銷車型CVT版可以降到8萬。這個價位,適合什么?除了品牌和碳沉積,你還能買什么?第二個新鮮結論,我估計這兩年中國車的銷量榜會有變化,自主車型會越來越多。過程應該類似于SUV的崛起,大規模在細分市場推出新車,打亂合資品牌設定的價格邊界,用幾款自主車沖擊一款合資車型。吉利接下來的帝豪SL和博瑞GT都是這種戰術中的棋子。所以,結局只能告訴你
待續.
【新帝豪第一印象】
突出優點:內飾做工精致;路好開;配置豐富;性價比高。
主要缺點:車身比例有提升空間;發動機高速時音色差;變速箱偶爾會有低速拖地的感覺。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