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天敵太強大 北美試駕謳歌ILX混動版
兩周前的北美之行,除了試駕謳歌RD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還有一款名為謳歌IL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高端緊湊型車。它將在年底的廣州車展上正式引入中國。推出后將成為謳歌在賣車方面的入門級車型,也將是價格最低的車型。
☆謳歌RDX將在月底的成都車展上發布。本次試駕還包括謳歌RDX。單擊鏈接查看試駕文章。
除了是謳歌價格最低的車型,ILX還將是其品牌中第一款彌補產品空的緊湊型車。在國外,ILX分別搭載了2.0L、2.4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這款1.5L混動車。陪我的外國教練坦言,2.0L和2.4L在美國是絕對的銷售力量。如果是他的話,他會選擇2.4L的車型,因為排量相對大一點會有更大的動力。根據我們可靠的消息,這款車將會在11月的廣州車展上發布,但是只有1.5L混動車型,而ILX的意思就是要打一面環保的旗幟。
謳歌ILX的混動系統是1.5L自然吸氣發動機+電機,但電機不能單獨驅動車輛,而且結構與雷克薩斯CT(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200h的混動系統完全不同。第三頁將給出相應的解釋,并介紹運動干預邏輯。
即使是混動車型,ILX依然繼承了家族運動基因。只要關注謳歌的其他車型,相信就能在ILX的前臉找到足夠熟悉的元素,比如進氣格柵和前包圍。
側面造型我似乎不想過多描述,但以上升趨勢收尾的腰線簡潔明了。我們試駕的商用車采用的是馬牌205/55 R16 ContiProContact系列輪胎,往往更具運動感,在我們的印象中,混動車一般采用的是更節能的低滾動阻力輪胎。
車身尺寸對比長寬高軸距謳歌ILX4550179514502670寶馬1系(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4324176514212690奧迪A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4292176514232578
ILX以雷克薩斯CT200h、奧迪A3、寶馬1系為競爭對手。從實用性來看,轎車車型在日常使用中更有優勢。不過從其他方面來看,雷克薩斯CT200h在燃油經濟性方面被公認為優秀,寶馬1系在運動方面更是有著獨特的風格。面對如此明確而強大的對手,“輕混”的ILX還是有很大壓力的。
后排設計比前排陽剛多了,嵌入后備箱蓋的小擾流板增強了運動感。美版ILX還是沒有倒車雷達,謳歌官方已經明確表示,引入國內后會增加這個配置。
ILX還采用可變阻尼懸架,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結構。同時,為了降低風阻,底盤部件全部密封。我們看到地板是平的,電池組封裝在車尾底部。
內飾/乘坐 內飾精致,座椅舒適●內飾:一點也不缺豪華,空一般。
坐進車里又充滿了濃濃的謳歌風格。從視覺上看,確實比德系的橫、豎、剛要暖和,在用料和做工上也沒什么好挑剔的。
中控臺頂部嵌入了8英寸的液晶屏,基本上上手很容易。同時,進入中國后,旋鈕和系統都會是中文的,用戶體驗也會到位。這一點在我同事的《貴族體驗謳歌ILX混動版誕生于思域(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經歷中得到了印證。
《行車電腦潮流與節能駕駛小貼士》
方向盤感覺還是不錯的,堅固的方向盤握在手里感覺很飽滿。通過方向盤,雙盤儀表的設計極其簡單,甚至可以忽略行車電腦的顯示屏。但它能顯示的信息不僅僅是常規信息,還有混合動力系統的功率流和節能駕駛提示。
儲藏室空自然不成問題。你不用擔心沒有地方存放零碎物品。無論是中控臺底部的儲物箱還是手套箱,都有足夠的空間空。細節方面,手套箱有麂皮包裹,這是高端品牌應該有的。
從空之間的舒適度來看,坐在頭前空的178cm高的駕駛教練一拳左右,而空之間的表現一般。后排頭腿之間只有2個手指左右空,不夠用。
ILX座椅的舒適性仍然令人滿意,座椅飽滿且包裹得很好,肩部的支撐也很明顯。前排兩個座椅也可以在冬季享受座椅加熱。
后備箱空空間不大,后排座椅不能以任何方式放下,限制了后備箱的擴展。從一般家庭的角度來看,會有一些不便,所以ILX的用戶需要盡量接受。
動力 僅能說夠用,噪音偏大動機:我只能說夠了。
前面我們說過,國產車型對于混合動力的引入是常規意義上的“輕混”,也就是說在汽油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電機提供動力,在減速時回收能量。
汽油機最大功率92馬力,電動機最大功率23馬力,兩者綜合功率111馬力,最大扭矩172牛·米。混合動力ILX使用無級變速器。從數據來看,與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基本一致。
以上就是ILX混合動力系統的能量管理邏輯。在不同的路況和動力需求下,系統自動切換能量流向,包括電池組和發動機共同提供動力,發動機單獨提供動力。但長期不依靠電池單獨驅動車輛,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所以也叫“輕混”,原理上與君越(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混動基本相同。此外,在16 km/h -72 km/h的低速巡航時,電機可提供7 kW的功率,延長滑行時間。這與雷克薩斯CT200h完全不同。CT200h依靠電池組提供的動力可以驅動車輛從起步到行駛,因此具有良好的燃油經濟性。但是,CT200h的動力性能真的不苛求,太舒服太流暢了!
首先,我按下中控臺左側的ECON鍵,啟動節能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油門響應和變速箱邏輯都發生了變化,一切都向節能方面傾斜。同時將行車電腦調整到節能提示界面,圖中綠色球表示能耗水平。綠球越大,能耗越低。以此為參考,一直保持節能駕駛模式。
在節能模式下,油門響應變得相對較慢。如果你想超車,你必須把油門踩得比平時深近一倍,然后變速箱才會動作。整個表演非常溫柔。如果你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你一定不喜歡這種感覺。即使你正常開油門,它也不會配合。如果你讓它去,它就不會去!不是車的問題,是你的問題。你知道,這是在為你省錢。放輕松。不過也不像CT200h那么無聊,因為發動機的呼呼聲一直伴隨著你,正常行駛時的噪音控制也提高了空,而不是像CT200h那么安靜。
退出節能模式,進入正常狀態后,ILX表現出相對聰明的一面,所謂聰明只是反應更積極。在加州一號公路起伏不平的路面上,變速箱往往會隨著路面的起伏而“降檔”。不是提供多少澎湃動力,也不是帶給你多少激情,只是滿足上坡時對動力的剛性需求。
ILX還提供了S檔,并將其放入S檔。變速箱非常理解駕駛員的意圖,可以一直保持高速。不過111馬力的動力響應和普通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沒有太大區別。再加上CVT變速箱的平順駕駛體驗,這款混動ILX真的不是一個好運(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動員。
也許這是真的,我們對這款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期望太高了。現在只能說它的動力會足夠了,對于一個經常在堵車的家庭來說已經相當勝任了。我們覺得對懸掛還是比較滿意的,舒適是主調。當懸架在彎道面臨較大壓力時,連接第二活塞,限位彈簧提供有效支撐,避免了忽明忽暗的不適感。
總結:
試駕就到這里。下面我還有話要說,只是作為總結。坦白說,我確實對這款車的未來有些擔憂。其實也不是沒有亮點,優雅的外觀,精致的內飾,舒適的駕乘體驗,這些都是ILX的特色。轎跑車型相對更符合大眾審美,也能滿足各年齡段的實用需求。從單一產品來看,是一款好車,但如果投放市場,似乎不太樂觀。
我們看到ILX以奧迪A3、寶馬1系、雷克薩斯CT200h為競爭對手。讓我們從同樣的混合動力CT200h開始。CT200h擁有一套成熟的混動技術。我們測量的油耗是每100公里6.01升。省油是它最大的武器,也是很多消費者看重它的重要原因。在我們的印象中,混動應該是省油的,所以更多人認可CT200h的定位。但是ILX的微混技術比較簡單,如果不能單獨靠電力驅動的話,它的燃油經濟性似乎沒有任何優勢,尤其是在巡航的時候,因為車輛在巡航的時候主要是靠發動機動力驅動,而電池組無疑比普通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增加了負荷,所以長途行駛的油耗不會太喜人。
看看寶馬1系和奧迪A3,都是以運動為主。在運動性能方面,ILX顯然無法與這兩款競品直接有效競爭,因為ILX動力的混動版確實不是強項,也很難滿足更喜歡運動的消費者對動力的要求。所以如果能推出2.0L或者2.4L的車型,可能會引起一些共鳴。面對國內高端緊湊型轎車市場強勁的運動趨勢,ILX壓力巨大。這時,你可能只需要對他們說:我節省了精力。
& gt& gt最全面最真實的性能數據,最及時的新車試駕!在評估頻道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