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它的第一眼就決定了 奔馳C級車主訪談
奔馳c自換代以來就以S級般的外形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很多消費者早已因為外觀的提升而買單。我們之前做過奔馳c的長期測試,通過半年的使用可以感受到這款車型的性能。也許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長期測試,耐久性的測試仍然缺乏。所以今天,我們邀請了三位奔馳C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車主來談談他們購車以來的用車體驗。
第一位郝先生,這輛奔馳C 200 L是他家的第二輛車。因為運氣好中了彩票,郝先生當時考慮再加一輛車。我家的另一輛車是寶馬3系(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當時我問寶馬3系和奔馳C級,他們的定位不一樣。為什么這次會想到買C級?郝先生說,主要是換換口味,寶馬3系是那種主要追求運動感的類型,感覺在日常駕駛中控制得很好,但是舒適性的表現還是有所欠缺,所以在選擇的時候,舒適性是最大的選擇標準,目標轉向奔馳C級。
在選車過程中,郝先生曾經考慮過寶馬X1(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奧迪Q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體驗過后,他覺得這款車在乘坐舒適性和空方面表現更好,所以PASS放棄了這兩個選擇。郝先生買車的時候,奔馳C剛上市,之前也關注過上一代C級,但新C級上市后,他毫不猶豫地決定買下新一代C級。
外貌,這也是郝先生對C級非常滿意的地方之一,C級和S級有很高的相似度,這也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所以我決定去店里看看。看到后,我直接被室內設計、材料和寬敞的備用房空征服了。
配置方面,全LED大燈在當時絕對是高科技配置,這也是郝先生看重的配置之一。當被問到為什么不選擇運動版的時候?郝先生的回答是,他主要看中的是活躍的中國電網,尤其是冬季,天氣寒冷時,中國電網會保持關閉,這樣可以讓發動機溫度更快達到工作溫度。而且,在郝先生看來,這款奔馳C級中國網是最像奔馳的。
郝先生對內飾設計的評價很高,相比上一代C級有了很大的提升,用料和設計感都優于國內的3系。郝先生非常喜歡C 200 L車使用的光面木飾件,這也是他選擇這款車的另一個原因。但是光滑的裝飾部分也有明顯的缺陷,容易留下劃痕。
在日常收納和騎行空方面,郝先生對C級的評價還是挺不錯的。除了空的感覺之外,買車時還考慮了全景天窗的配置,這在家族的3系中是沒有的。至于后備箱,他提到了一些缺點。空房間足夠,但是地板不平,還是影響了一些日常使用。
配置方面,這款車的全景天窗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家人的最愛。此外,發動機啟停可配合AUTOHOLD使用,即踩下剎車啟動時,即使解除剎車,發動機仍會工作,這與國內的3系明顯不同。郝先生對這個功能的使用非常滿意。
說到缺點,導航是郝先生演講的一個重要方面。他提到地圖版本太低,更新速度慢。互聯駕駛功能可以通過聯系客服直接將地址發送到車載導航,但連接時間很慢,從按下開關到接通工作人員至少需要一分鐘。另外,目的地發送到車上時,導航功能并不是直接打開的,需要在另一個菜單中操作,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
郝先生提到當時沒有選擇C 260 L的原因是因為價格上漲太多,比C 200L貴了10多萬,性價比不是很高。如果你耗油,你的日平均速度在23公里/小時左右,百公里9.5L還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在駕駛方面,郝先生對噪音的表現相當滿意。但是當車輛經過連續細碎顛簸的路況時,前車窗會有異常噪音,聲音位置很可能來自前車窗內部。看到網上也有車主,在4S店要求維修可能比較麻煩,對日常駕駛影響不大,暫時沒有處理。
馬先生聊C 200 L 運動型第二位車主馬先生擁有的C 200 L跑車是他的第一輛車。當時我第一次看到奔馳C級換代的時候,就被這款車的外形所吸引。于是購車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除了奔馳C級,馬先生還關注了奧迪A4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由于A4L上市多年,對這款車毫無感覺,在新鮮感和吸引力上比換代后的奔馳C級更強。
馬先生是2021年11月買的這輛車。當時,新一代奔馳C級剛剛上市。對于顏色,馬先生想買一款鈀銀外觀的黑色內飾車型,但當時貨源緊張,唯一能找到的就是符合他要求的外觀,內飾顏色只有灰色。為了能盡快買到,內飾是灰色的。
馬先生年輕時非常喜歡C級運動造型,這也是他當時買運動的原因。他買了之后,后期自己改裝了車身和輪圈。較大的輪圈和啞光車身仍然可以吸引周圍許多行人的注意,讓你的車走在路上。對于車身貼膜,馬先生也提到有時候會有一些小劃痕。好在有車膜,車漆幾乎沒有損壞。
馬先生對內飾的風格非常滿意。他感覺比之前的車型提升太多了,中控屏周圍也增加了氛圍。實際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當時我買車的時候,這輛C200L跑車沒有倒車影像。為了日常使用更方便,馬先生后來安裝了倒車影像功能,更換了導航系統。買回來的車,感覺原來的導航不好用,都是一起升級的。
在后排空房間,奔馳c長軸版的表現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不過坐墊比較短,腿托的表現略差。座椅的舒適性很好,對身體的支撐也很到位,頭枕的柔軟度和功能性目前在同級別中表現出色,令人滿意。
至于不滿,馬先生提到他的C 200 L跑車鑰匙比較耗電。買了半年多,車鑰匙沒電了,他自己換的。這一次,鑰匙半年來又沒電了,前兩天剛換過。此外,還提到了連接驅動部分。因為不好用,馬先生買了,基本沒用過。
當時奔馳C級座椅的漏油并沒有出現在馬先生的車上,但是為了避免問題,在店進行了更換,但是更換的時間稍微長一點,整個座椅更換了三四天。更換后工作正常,沒有發現問題。
儲物方面,馬先生對手套箱內的設計并不滿意。空房間不是很規則,右邊有凸起,放不下太多物品。這里的設計實用性會更差,他對其他儲藏室空的性能基本滿意。
對于C 200 L運動型,在日常駕駛中,馬先生提到方向盤的轉向力太重,停車到位時單手操作會有點困難。方向盤的厚度和手感都很好,主要是因為愛人也在,所以轉向力度的感覺會更明顯。
動力性能可以滿足日常使用。別看馬先生對車的改裝,但駕駛風格還是比較沉穩不激進的,發動機的動力性能還是挺讓人滿意的。上下班的路況很擁堵,周末我會帶家人出去。綜合油耗在10.5L/100km左右,結果可以接受。此外,馬先生還提到變速箱的性能有些受挫。二、三擋切換時,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其他擋位的表現也不差。
馬先生還提到了他家前窗異響的問題。他說這也是在一些比較特定的條件下,大部分使用的時候基本不會出現,對日常駕駛也沒有那么大的影響,所以我暫時不做。
最后,馬先生總結道,雖然他的C級在某些地方還存在一些問題,但他對自己的外觀、內飾、乘坐和日常使用都相當滿意。當時他第一眼就看中了,基本沒有考慮其他車型。這么長時間不后悔,但覺得還是挺好的。
呂先生聊C 200 L 運動型第三位車主盧先生也買了奔馳C 200 L跑車,距離前兩位車主不遠,當時更換奔馳C級也沒多久。當時選擇這款車的主要原因是C級的設計。陸先生說他不是理性的消費者,對于選擇C級更感性。
當時除了C級,他還關注一汽-大眾CC(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奧迪A4L。對于最后的選擇,很簡單。完全是情緒化的。在他看來,買車就是那種一見鐘情,有眼光就贏了。
至于接機價格,當時奔馳c剛完成更換,所以價格上肯定沒有折扣,這和之前的車主一樣,基本都是便宜接機。但是,經銷商當時送了1萬的保費和2次保養。對于一款全新的車型來說,這個度還算不錯,陸先生最后提到。
至于外觀部分,陸先生說也是最喜歡的地方,且不說他特別喜歡某個地方,整體看起來還是很滿意的,但是輪圈的風格比不上車頭,尺寸上有更大的選擇就最好了。
魯先生和前兩位車主對內飾的評價基本一致,都覺得在檔次感和材質方面都是同級別中的佼佼者。運動內飾的裝飾部分采用實木材質,表面沒有經過高光處理。這種設計受到了兩位相對年輕的車主的青睞。看來不同年齡在設計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在車內使用感受上,陸先生提出了和前面兩位車主一樣的感受,那就是多媒體系統反應慢,人機交互系統沒有很好的人性化。這里主要表現為使用了導航地址發送功能,等待時間過長,所以如果有使用導航的需求,陸先生還是使用手機上的軟件。
關于空房,陸先生說這車基本是自己用的,后排坐的人也少,對空房沒什么不滿意的。他還提到,如果當時買車的時候有短軸,他肯定會選擇短軸。對于前排表現好的人來說,主副駕駛座椅的坐墊長度是可以調節的,但偶爾后排的朋友和家人會提到坐墊有點短。
陸先生對車內的儲物空間表示滿意,但他擔心后備箱內部的平整度,就像前面的郝先生一樣。他擔心樹干內部不是很平坦,內部位置有明顯的斜坡。每天放一些小物品很容易不穩定。
動力方面,陸先生認為C 200 L的性能還算不錯,但是二三擋切換時會有明顯的頓挫感,和上一位車主提到的問題是一樣的。他的車內環境比較好,使用的整體路況60%以上是高速或城市快速路,堵車不嚴重,油耗基本能維持在7.14/100公里左右。
魯先生想再談一談他對維修的感受。他對4S店的服務很滿意,但覺得換件時間長,服務效率有待提高。成本方面,由于4S店贈送了二次保養,目前還沒花錢保養,但已知考慮到保養里程區間為1萬公里,1000元的日常保養費用還是可以接受的。
●總結:
每個人對奔馳C級的感覺都是被第一眼所吸引。的確,C級換上后,外觀和內飾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檔次感和豪華感在同級別中表現相當不錯,受到了三位車主的一致好評。通過今天的采訪,奔馳c目前的問題集中在人機交互功能上,反應慢,操作不方便。對于奔馳這樣的大廠來說,相信提升這個性能應該不難。此外,后備箱內部不夠平整的問題也對我們的日常使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三位車主希望在未來能夠改善。配置、動力、油耗等駕駛體驗。還不錯。大家都認同它在舒適度方面的表現,最終評分給出了90分的高分。
相關車型參數配置>>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