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中國汽車行業呈現 “總量增長、個體分化” 的態勢,企業戰略加速迭代,行業治理持續深化,產業生態在變革中邁向更健康的發展階段,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進行總結:

1.市場表現:頭部分化明顯
行業整體數據向好,汽車產銷雙超 1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 696.8 萬輛和 693.7 萬輛,同比增長超 40% 。車企表現呈現顯著分化:小鵬汽車上半年交付 19.72 萬輛,同比增 279%,目標完成率 51.89%,其中 P7 + 累計交付超 6.2 萬輛,MONA 連續 10 個月交付超萬輛,下半年還有多款新車計劃投放市場;吉利新能源板塊表現亮眼,銷量達 72.5 萬輛,同比增 126%,單月滲透率已達 50% 。而比亞迪雖以 214.6 萬輛的銷量位居前列,但目標完成率僅 39.02%,且 5 月、6 月國內市場同比下跌,連續 3 個月環比下滑;長安汽車上半年銷量 135.5 萬輛,年度目標完成率 45.2%,后續增長壓力不小。

2.企業戰略:本土化與國際化雙輪驅動
合資企業加速推進本土化 2.0 戰略,以上海浦東的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為例,其新投用的試驗室正對全新 “逍遙” 超級融合架構電驅總成進行測試,上汽通用依托這一技術儲備加快主力車型升級,已實現本土產品 100% 自主定義和開發,計劃 2026 年新能源產品銷量占比超 50%;廣汽豐田首款純電 SUV 鉑智 3X 上市即熱銷,3 個月訂單接近 3 萬輛,中國工程師已從 “圖紙翻譯者” 轉變為 “藍圖繪制者” 。國際化方面,新能源汽車出口 106 萬輛,同比增 75.2%;奇瑞上半年出口超 55 萬輛,同比增 3.3%;雷諾與地平線等企業通過合作布局全球市場,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鏈融入國際體系。

3.行業治理:規范競爭生態
針對 “內卷” 問題,監管層密集施策:中汽協發布多項倡議書,規范數據發布與智能駕駛宣傳,叫停 “銷售周榜單” 等無序競爭行為;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強化對價格戰、虛假宣傳等行為的監管 。在產業鏈關系重塑上,車企響應政策要求,將零部件供應商付款賬期統一至 60 天內,而部分企業縮短返利賬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資金壓力,促進了產業生態健康發展 。
小結:
2025 年上半年中國汽車行業總量增長、個體分化。在市場表現上,車企成績參差;在企業戰略上,本土化與國際化并行;最后在行業治理上,監管層規范競爭生態、重塑產業鏈關系,總體上在推動產業生態邁向更健康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