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工汽車網獲悉,7月14日,華為鴻蒙智行“第五界”尚界汽車官方發布了首款車型官圖——尚界H5。這款車型預計搭載華為ADS 4和鴻蒙座艙,有望于秋季正式上市,目前已吸引超1000家經銷商報名參與渠道招商。
賣多少錢,才能爆?
有消息人士透露,鴻蒙智行已穩住40萬以上市場,尚界則主打20萬級主流消費市場,尚界H5定位15萬元至25萬元級別,成為最便宜的華為系車型。隨著尚界以黑馬姿態入場,鴻蒙智選車即將構建15萬元至100萬元矩陣。
“雙巨頭”的背書
尚界H5官宣,意味著鴻蒙智行陣容的進一步擴大。在問界、智界、享界、尊界以外的“第五界”正式誕生,上汽集團也成為繼賽力斯、奇瑞汽車、北汽集團、江淮汽車之后,與華為聯合造車的第五個國產伙伴。
今年2月,上汽集團與華為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決定聯合推出全新品牌——SAIC尚界。雙方團隊將在產品定義、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銷售服務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探索智能汽車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新路徑。
一方面,華為將深度參與產品定義、設計、營銷及銷售環節,以“乾崑智駕”和“鴻蒙座艙”為核心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上汽集團依托“七大技術底座”(純電、混動、氫能平臺+電池、電驅、超混系統、智能車全棧方案),提供整車制造與供應鏈優勢。
今年4月,尚界品牌在2025上海車展亮相,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喊話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稱尚界首款車型上市后,銷量會大爆,要上汽集團準備好足夠的產能。而賈健旭也是積極表態,“All in尚界”。
從官圖來看,尚界H5定位中型SUV,整體的設計比較簡約,頗有種問界M5的既視感。車頭采用時下流行的封閉式進氣格柵設計,兩側配備造型犀利的大燈組,前包圍中央為牌照框,下方配備大尺寸進氣口,兩側是類似倒“L”型的導流槽,還配備發光LOGO、智駕藍燈與激光雷達。車身是平直的車頂線條設計,預計車內空間較為舒適,有望實現“真三座”,并沒有采用市面流行的隱藏式門把手設計,而是配備傳統造型的門把手。車尾燈采用貫穿式設計,點亮后辨識度很高,尾部還配備大尺寸后擾流板和后雨刷器,下方使用鍍鉻元素飾條進行裝飾,使車輛更顯精致大氣。
截至發稿,內飾和動力暫未公布。
根據此前信息判斷,帶激光雷達版本的高階智駕應該是高配版本才有,低配車型應該搭載的是以視覺為主的ADS SE方案,尚界H5也將會標配Harmony OS智能座艙,支持多屏互動、語音助手AI大模型、車家互聯等功能。
對上汽集團的華麗轉身而言,尚界品牌將會是一個殺手級裝備。首期投入60億元,已經有了5000+人的團隊以及臨港新片區專屬超級工廠,以“風格至尚、科技至尚、信賴至尚、人人至尚”的口號,指向新中產家庭。
“親嫡子”的戰局
在2021年的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原董事長陳虹曾直言,“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輾轉四年,上汽集團終究敗給現實。
過去幾年間,上汽集團銷量堅挺,盈利動輒幾百億。彼時的陳虹很有底氣,沒必要與華為有任何瓜葛。時間來到2025年,特斯拉FSD入華掀起智能駕駛軍備競賽,“蔚小理”加速城市NOA落地速度,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維度悄然改變。
2025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408.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2億元,同比增長1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8.5億元,同比增長34.4%;累計銷量為94.49萬輛,同比增長13.2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7.3萬輛,同比增長29.89%。
俗話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
除了尚界,上汽集團練就三套“拳法”。
第一套“拳法”:聚焦于內部調整。今年年初,上汽乘用車公司(榮威飛凡、名爵)、上汽國際、創新開發研究總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業整合,成立“大乘用車板塊”,將對自主板塊的重大事項進行集體決策。未來,上汽商用車板塊也將進行整合,以上汽大通為核心,構建技術共享、全球先進的商用車發展戰略。
第二套“拳法”:聚焦于外部協同。繼續深化與合資伙伴的合作,推動合作進入2.0時代;拓展與寧德時代、Momenta、地平線、阿里等頭部企業的合作,堅持不設技術圍墻、不做生態孤島、不懼跨界競爭的“朋友圈”原則,借助各自領域的優勢資源互補,打造全新用車體驗。
第三套“拳法”:聚焦于全球發展。即“全球+本土”的組合戰略,上汽將加大對“老市場”的智能化新產品投放力度,把全球市場劃分為N個區域,針對每個區域特色,推出個性化、智慧化的產品方案。
當下,新能源汽車卷得不行。
當車企都與華為有深度合作,那么各汽車品牌之間如何打造差異化優勢必然會成為新的課題。無論是后來入局的上汽、廣汽,還是已經嘗到了甜頭的“四界”,都需要建立品牌護城河,避免產品同質化。否則,有華為也相當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