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車展自主品牌遇冷 中國汽車零部件如何破繭成蝶?
廣州車展11月21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琶洲展館拉開序幕。雖然廣州車展展館數量和面積都比上屆有所增加,但象征著車展“含金量”的全球首發和亞洲首發的重量級新車卻寥寥可數。而在今年上海車展上一度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新能源概念車,來到廣州更是集體偃旗息鼓。尤其自主品牌廠商更是乏善可陳,不僅自主品牌廠商很少推出全新車系,而且產品集中在低端市場。這些都顯示了自主品牌在品牌力、產品實力上的短板。
廣州車展的慘淡可以說是全年中國車市萎靡的一個縮影,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1-10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503.41萬輛和1516.0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6%和3.15%,增幅較去年同期分別回落31.34%和31.85%。車市下滑,自主品牌面臨邊緣化,1-10月,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495.28萬輛,同比下降1.69%,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12%,市場占有率較上年同期下降3.27%。在國內各汽車企業陸續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業績里也可見一二,自主品牌從銷量到盈利能力都表現得相當慘淡。
與國產整車廠的頹勢相對應的是國產零部件企業的一片死寂。在今年4月上海車展上,在偉世通、博世、愛信這些全球零部件巨頭中間,中國企業就顯得寥若晨星,僅有華陽、法士特、京西重工等幾家企業亮相,大有洋品牌一統天下的趨勢。如今廣州車展上,國產零部件企業依然吝嗇亮相,在國內零部件企業集中的11.2號館顯得冷冷清清。一方面展位空了不少,另一方面也缺乏比較知名的企業,寥寥幾家也沒有拿得出手的高技術創新產品。
或許與萎靡不振的自主品牌整車廠相比,中國零部件企業的死氣沉沉才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最大軟肋。
汽車零部件成中國汽車業的最大軟肋
日前,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研討會上的專家們明確指出,入世十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留下了三大明顯的不足:對技術創新重視不夠、對零部件產業重視不夠以及對車市增長的速度和規模估計不足,導致大城市交通堵塞等“汽車社會病”。其中零部件發展尤其滯后于整體汽車工業發展,與我們1800萬輛的年產銷量、世界第一的寶座很不搭調。
長期以來,中國零部件產業都像沒媽的孩子,在新家庭里備受冷待。這導致的結果是,盡管坐擁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龐大的汽車需求市場,中國汽車零部件卻問題叢叢,企業規模小、缺乏核心技術等問題制約著行業發展。在自身發展艱難的同時還面對著跨國零部件巨頭的重重挑戰。
零部件是最能體現技術實力的,然而我國零部件企業卻缺乏核心技術。入世后,我國的汽車產業政策規定了整車的合資股比,卻對外資投資零部件領域沒有任何限制。這直接導致了我國零部件產業的核心技術空心化。在汽車電噴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ABS、微電機、安全氣囊等核心零部件產量中,外資企業所占比例分別為100%、100%、91%、97%和69%。從國內申請汽車技術專利來看,80%左右都以實用新型為主,發明專利申請較少,雖然多數高新技術產品已經實現了本土化生產,但國內企業自身自主開發能力偏弱,目前國內企業所宣稱的技術大多是拷貝的,嚴格來講就是“抄襲”,拿國外的產品來分解,然后仿制,缺乏自主創新能力。
此外,中國零部件企業還面臨跨國零部件巨頭的強勁挑戰。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市場成為各大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競爭的焦點。世界排位前20名的著名汽車零部件公司幾乎都已在北京或上海設立辦事處或投資控股機構,例如德爾福、天合、博世公司等。目前,德爾福公司已在中國建立了15家合資企業,生產制造100多種汽車零部件和系統,成為目前中國市場實力最強的汽車零部件集團。
中國零部件該如何“破繭成蝶”?
面對國內零部件行業的先天弱勢和國外零部件大鱷的咄咄逼人,零部件廠商如何打開局面,跟上快速發展的中國汽車產業呢?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電子裝備廠商和入選“亞洲品牌500強”的國內唯一汽車零部件企業,惠州華陽集團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正面案例。
掌握核心技術是發展根基
“對我們來說,技術創新是重中之重。”華陽集團總裁鄒淦榮先生表示,“要與國外強大的零部件廠商競爭,我們首先要掌握核心技術。”
在最近一個月,華陽連續入選“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高新技術企業”和“廣東創新型企業”,或許這是對其孜孜不倦的技術開發的一種最直接的肯定。
據悉,華陽集團自1986年開始涉足汽車關鍵部件,成立之初主要是從事磁帶機芯和精密沖壓,客戶已是德爾福、博世等世界500強企業。正是這樣的高起點,讓華陽一開始就接觸到全球技術的最前沿。2000年,華陽集團技術研發中心就通過廣東省重點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認定。目前華陽在汽車電子裝備領域掌握機芯、伺服、解碼、控制系統、軟件系統、機械結構等核心技術,獲取專利200多項。如“華陽DVD機芯”是我國第一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化的機芯,華陽同時擁有藍光機芯的專利授權,是內地唯一一家獲BD核心部件授權的企業。
自2004年率先在全球推出All-in-one(車載DVD導航一體機)汽車音響以來,華陽創新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連年有讓業界嘩然的新品推出。2008年率先推出全球首款支持CMMB數字電視的汽車音響;2008年推出了國內第一款符合前裝標準的汽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2009年推出業內第一款3G車載導航信息娛樂系統;2010年率先推出汽車駕駛安全輔助系統,打破了國外企業對中國長達多年的高端技術封鎖。今年4月,率先攻破技術難關,將A8平臺與Android操作系統完美結合,推出車載安卓系統導航A8主機。6月25日,華陽與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Intel在鄭州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宣布雙方將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n-Vehicle Infotainment,簡稱IVI)領域結成戰略聯盟,推出基于Intel最新平臺與技術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梢哉f,華陽的技術創新對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此外,在汽車關鍵零部件方面,華陽在極其困難的產業環境下,打破了國外汽車在關鍵汽車零部件上的技術壟斷,已進軍汽車發動機管理系統、點火系統、安全系統、車身系統等方面的關鍵部件,產品已批量供應多家全球多家整車企業和100強零部件企業。
2010年,華陽宣布,將投資22億,打造以高精密部件、高清數字視盤機關鍵件、汽車影音衛星導航、車載安全、車輛信息服務平臺等為主的世界級視聽和汽車電子裝備研發及產業化基地。這樣大手筆的投入在中國汽車電子裝備領域尚屬首次。
華陽巨資投資建設的華陽工業園一二期項目日前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將達到每年200億元的銷售額,而高水平的研發試驗設備將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研發水平。
只有產品質量好才能備受青睞
“作為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要獲得整車廠的青睞,過硬的質量是第一前提。”鄒總裁表示。
華陽注重品質在行內是出了名的,產品返修率也是國內同行中最低的。華陽與日本企業合作20多年,傳承日本制造精髓,通過TS16949、ISO9001等質量認證體系。華陽十分重視“流程管理”,每一個細節環環相扣。為了避免產品質量出現紕漏,每一個流程嚴把質量關,不允許出現半點差錯,確保了產品質量。由于汽車零部件是裝在車上的,相對于普通消費類電子技術門檻更高,要求更高。華陽通過對每一款新機器的設計方案進行反復論證評估,公司技術開發中心根據國內南北氣候差異和用戶的不同使用環境,通過對零下25度和攝氏80度等不同溫度氣候下的各種環境進行模擬測試,又通過對西北各種復雜路況測試,成功地研究出適合于不同氣候使用的散熱片和防塵裝置。此外,嚴格生產過程和半成品的檢驗,確立了“零缺陷”管理為終極目標的質量管理體系。華陽制造目前已成為優質產品的代名詞。
積極與整車廠商展開深度合作
2011年11月,華陽汽車電子產品展示暨技術研討會在長城汽車召開,長城汽車研究院谷建剛院長、研究院開發中心孟祥君主任及二十多位技術骨干領導出席交流會,華陽方面向其展示包括TPMS、TSP、全景泊車等十幾款前沿技術代表性產品。
華陽與長城的合作早有淵源,事實上長城SUV車系的當家花旦哈弗SUV就是采用了華陽的音響主機。而華陽這次展示的行車安全及TSP等產品則是將這種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華陽汽車電子早就領先業界推出兩款具有代表性的行車安全輔助產品,其一為TPMS胎壓監測系統,其二為號稱車的“第三只眼”的DAS2000系統。汽車作為現今普及的交通工具,安全問題是車主考慮的首要問題,通過對輪胎氣壓、車道識別等產品來輔助車主安全行車,這在技術戰略上與長城汽車顯得不謀而合,體現了為車主提供最安全汽車產品的初衷。
長城與華陽的合作頗有“識英雄重英雄”的意味。長城是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代表,今年自主品牌集體表現不佳,唯有長城逆勢飄紅,長城前三季度共實現收入 213.8 億元,同比增長 41%;凈利潤 25.5 億元,同比增長77%。而華陽是國內最具實力的汽車電子裝備企業,產品品質和技術開發能力經過市場20多年的千錘百煉,已成為國內外眾多整車廠的不二之選。
在跨國整車廠和跨國零部件強強聯手攻占中國市場的態勢前,長城和華陽的這種深度合作無疑代表著一股自主品牌勢力的崛起,代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未來希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