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機動車事故怎么處理 責任怎么劃分
1.非機動車事故怎么處理?
1.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發生事故后,非機動車駕駛人應當記下事故車輛的車牌號,保護現場,及時報警。如果傷勢嚴重,要記下事故車的車牌號,報警。在請他人指示現場位置后,要及時去醫院救治。
2.非機動車之間發生事故后,如果無法協商解決,應迅速報警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如果當事人傷勢嚴重,應尋求其他人的幫助,立即撥打122報警,并撥打120或119求助。
3.非機動車與行人發生事故后,應及時了解傷者傷情,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報警。如果傷者傷勢較重,在征得傷者同意的情況下,應迅速求救,并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
4.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發生事故后,非機動車駕駛人應當記下事故車輛的車牌號,保護現場,并及時報警。非機動車駕駛人受重傷的,施救者應當標記現場位置,及時送醫院救治。非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協商不成的,應迅速報警并保護現場。如果有人受傷,應及時通知受傷者。如果傷勢嚴重,傷者應迅速求救,并及時送往醫院。
二、責任如何劃分?
非機動車碰撞責任由交警部門認定。主要責任劃分標準如下: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的賠償首先要有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這是所有賠償責任基礎的開始。
對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主要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住院費、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一次性傷殘津貼、精神損害賠償等。基礎以傷殘等級鑒定為依據。傷殘等級的鑒定由專門的鑒定機構進行。
傷殘等級確認后,根據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以及受害人年齡、戶籍等情況,確認全部賠償責任。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可以聘請律師,律師費以后由敗訴方承擔。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員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及時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可見,機動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駕駛人必須立即停車,這是造成事故的駕駛人的首要法定義務,必須履行。然而,一些機動車駕駛員由于法制意識薄弱,在發生交通事故后心存僥幸。他們不停車,而是棄車逃跑或開走,以逃避法律責任。由于肇事逃逸導致事故現場消失,很難或者不可能認定事故責任。因此,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沒有證據證明對方也有過錯的,應當負全部責任,也就是說,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零跑B10黑棚圖發布 將于10月14日巴黎車展全球首發
- 2共享蔚來服務和換電體系 螢火蟲將于12月21日發布
- 3上汽奧迪A5L諜照曝光 掀背造型/軸距加長 或搭載華為智駕
- 4騰勢N9實車諜照首曝:搭載易三方技術 有望2024年底發布
- 5今晚油價再上漲!92號汽油上調0.11元/升
- 6奇瑞風云A9將于10月19日亮相 搭載C-DM插混系統
- 2共享蔚來服務和換電體系 螢火蟲將于12月21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