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威馬創始人被謠傳的12億年薪
一家公司的高管能有多少薪酬?相信不少人都比較感興趣。前段時間,威馬汽車創始人的薪酬就火了。據相關媒體報道,2021年,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薪酬為12.617億元。同年,威馬汽車向主要管理層支付的薪資總額為17.5億元,沈暉一人薪資占據了主要管理層薪資的72%。。一時間,有關“窮廟富方丈”的質疑接踵而至,也將威馬送上了熱搜。那么,威馬沈暉真能拿到12億年薪嗎?
12億年薪是假的!
威馬汽車招股書寫得很清楚明了,威馬沈暉12.617億元的年薪中,其中201萬元為薪酬及花紅,12.597億元為“受限制股份/購股權開支”。同樣,威馬主要管理層薪酬的17.5億元,也由“受限制股份/購股權開支”所構成。換而言之,威馬汽車沈暉實際薪酬為201萬元,其余為期權激勵。
期權激勵是上市前公司激勵員工的通行做法,其目的是將公司與員工進行利益捆綁,激勵員工為公司長期發展做出貢獻。當公司業績增長時,員工也能在此過程中獲得財務回報。
除威馬以外,小米等企業均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
根據資料顯示,在上市前,小米汽車向7126名承受人(包括集團高管和其他雇員)授出購股權及獎勵,合計2512694900股B類股份(按股份分拆調整),股權激勵授予比例占總股本的11.23%。
而威馬汽車占比僅為5%,遠低于其他公司。因此,威馬汽車激勵計劃涉及的股份不高,在合理范疇。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威馬汽車準備A股上市,但根據A股上市規則是不允許公司授予期權。所以,當時,威馬汽車向員工(包括管理層)回購期權。如今,威馬汽車準備赴港上市,向管理層授予的5%期權中,有超過1%是用于補償當時準備A股上市時回購的部分。換句話說,威馬港股上市期權占比更低,不到4%。
期權價值怎么來的?
首先期權不是現金性質,而是一種權利,在特定價格和時間認購公司股票的權利,其價值則是根據公司估值進行計算而來的,通常占總估值的2%-3%。估值決定了期權價值,估值高,期權價值越高,反正越低。
在2021年,威馬汽車完成最后一筆D輪融資,估值達到70.4億美元,而威馬沈暉的12億元期權,占總估值的2%,屬于合理區間。
其次,估值不是一成不變的。威馬汽車的70億估值也是多年積攢下來的。威馬創立以來,一直離不開國有資本的支持。在完成C輪后,威馬估值為203億元,而C+輪融資后,威馬估值上漲,達到了352億元。當威馬完成D輪投資后,估值再次上漲,為468億元。威馬估值提升的同時,也讓國有資產得到了保值與增值,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如今,新能源汽車已經度過了瘋狂擴張的時期,資本市場也趨于理性。新能源車企出現估值大跌的情況。比如,小鵬汽車從430億美元的估值下降到57億美元,跌幅達到86.7%。而剛上市的零跑,市值也受到了沖擊,上市首日市值就蒸發了240億元。
受大環境所致,威馬汽車估值可能會大打折扣。正如上文所說,估值影響期權價格,也就說是,威馬創始人12億的期權以及管理層的17億會有縮水情況,可能遠遠低于上述數字。
寫到最后
總的來說,威馬汽車創始人12億薪酬與管理層的17億薪酬均是假的,而是威馬按照行業通行做法授予的期權激勵。激勵計劃也不是隨便就可以制定的,需要符合公司章程和股東決議的規定。這也能更加證明威馬汽車股權激勵是沒有問題的。相信通過股權激勵計劃,將鼓舞威馬全體員工士氣,早日實現港股上市。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疑似特斯拉官方回應「潮州2死3傷事故」
- 2新款凱迪拉克CT6國產版諜照 有望于2023年發布
- 3下一代大眾途觀渲染圖曝光 造型或撞臉ID.4?
- 4預售27.69萬起 一汽-大眾攬巡將于11月18日上市
- 5全新皇冠發布會將于今日首發 新車型同步開啟預售
- 6誰才是奶爸們的最愛?傳祺M8宗師系列對比豐田賽那
- 2新款凱迪拉克CT6國產版諜照 有望于2023年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