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 目前為止最好騎的共享單車是它
作者:騷男 標簽:共享單車 小藍 摩拜 評測 2017-10-18 15:26:12
小橙車、小黃車...自從國慶前在廣州出現的第一臺摩拜單車后,共享單車(我覺得“分時租賃單車”這個名詞可能還更貼切一點)在羊城迅速擴張。由于汽車科技頻道關注的還包括各類出行方式,在八九月份的時候我就已經注意到,共享單車領域的戰爭隨時可能會打響,對于各家單車的特色也是非常了解,所以第一次在路邊看到共享單車,或者說第一臺摩拜的時候,我并不感到好奇。而我在路邊站了大概五分鐘,經過的路人有八成都會放慢步伐,上下打量這臺配色鮮艷的“新單車”。即便回頭率真的很高,但是那天在路上看到的摩拜都是停在路邊,只看到有一兩位市民勇于嘗鮮。畢竟摩拜299的押金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誰都不敢去相信一個app(要信就信兩個)。
廣州的12月艷陽高照,甚至有些人還在穿短袖出行,一點也沒有冬天該有的樣子。就在這個時間點,我們的身邊悄悄地出現了一批小藍車。沒有任何宣傳單和宣傳標語,沒打任何的廣告,只有車身上白色的“bluegogo”字樣在提示著它們的身份。而在12月13日,小藍單車召開發布會,宣布其在廣州正式投入運營。到年底將會投入一共五萬臺單車。而在發布會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小藍車拉出來遛遛。
通過app可以查看周圍的單車位置,選擇最近的單車進行預約,保留時間為15分鐘。被預約的單車在電磁鎖上"bluegogo"的logo會變成藍色。而在按下尋車鈴后,logo則會閃爍紅色燈。
掃碼電磁鎖自動彈開,上鎖結束計費是老套路了,具體過程不表。但是...
這車開鎖的過程也尼瑪太快了吧!
本來還想截個屏,結果剛掃完二維碼,車鎖“啪”的一聲就打開了,確實把我嚇到了。
二維碼在車把中間和電磁鎖上各有一個,隨便掃。
電磁鎖位置和摩拜一樣,都是在后輪上方。碩大的電磁鎖內置了GPS和GSM通信模塊,包括解鎖、上鎖指令以及騎行軌跡的記錄,還有單車的定位都是由它來完成。單車和手機、云端系統相互通信,用戶能夠在手機上看到與車輛、騎行相關的信息。
車把樣式與平常見到的淑女車別無二致,在握把后沿的收扁設計看得出小藍單車在細節方面下足了功夫。這種收扁并且略微向下的角度比較適合車把高度高于車座的騎車姿勢,手心下面那塊肉能剛好搭在上面。而右邊握把內側就是車鈴啦。
車座可調高度,來看看最低和最高大概到哪。反正我173的身高,座椅高度調到中間偏上一點。
前后擋泥板均為塑料材質,表面采用了磨砂處理,后擋泥板上還有反光板。不過這種材質能不能撐過小藍的4年設計壽命?不好說。
前后剎車均為日本唐澤剎車系統,產地為天津。前剎為鼓剎,后剎為抱剎。
·騎行感受
我們從小藍市場部相關人士了解到,該車總重18kg,比摩拜Lite還重了1kg。在車身總體結構相似的情況下,多出來的重量可能是在智能鎖和車座上,而這兩部分也是小藍在重點下功夫的地方。
如果用一臺普通單車的眼光來看,摩拜Lite17kg的質量已經是偏重了,單級變速使得傳動比的調校更偏向于中性化,既不追求加速,在最高車速上也是表現一般。
但是小藍單車主打“輕”運動。這個“輕”怎么實現呢?
調好座椅高度,上車后第一腳發力我就覺得很不一樣了。踏板反饋非常輕,按道理說18kg的車,上腳不會是這種感覺的。車把高度對我來說有點偏高,可能是我習慣了自己的那臺死飛吧。
爬坡非常容易。同一個坡道,摩拜Lite得走S型或者站起來搖車才能上去,而騎小藍上坡簡直輕而易舉。
而騎到了主干道上我發現一件事:這車騎不快...身邊的摩拜一臺臺慢悠悠的超過我,這讓我的自尊心受到了一千點的打擊。
上面傳動的特寫圖中我已經說過,注意傳動比例。沒錯,小藍把前后齒輪的傳動比例調得偏小,騎起來更輕,對比其它單車而言更適合市區內復雜的道路情況。再加上對傳動系統的潤滑優化,不吹不黑,這臺車騎起來確實很平順。
共享單車只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騎快車不是剛性需求。
剎車方面,小藍的調校值得參考:前剎調整得相對較軟,畢竟如果是在濕滑路面前剎太靈敏的情況下前輪會抱死,撲街絕對是分分鐘的事。而后剎就不一樣了,確實非常靈敏,手稍微發力就能感受到很明顯的減速感。后輪抱死的話還不至于導致摔車。
小藍給出的數據是15km/h時速下到靜止的剎車距離是1.8米,小橙車是3.8米,小黃車是3.2米。
還理解不了后剎有多靈敏的話,我只能說,這車是我騎過的共享單車里面,唯一一臺能玩漂移的...
·總結
押金99,半小時5毛錢,更輕盈的騎行感覺,更好的輪胎減震+座椅減震,更好的剎車系統。作為后來者,小藍在產品上能夠改進先行者的不足,這也是bluegogo的優勢之一。而在發布會上小藍還宣布將和政府部門合作,設立建議停車點,并且會有專人引導停車。而政府也會在人行道上劃好白線作為停車區,讓共享單車的管理更加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