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芯片玩得6的高通怎么讓汽車不“再”線
作者:車仔面 標簽:高通 汽車 2017-10-18 15:25:49
提起高通,大家首先會想到驍龍系列移動芯片。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高通牢牢占據全球三成半的手機芯片市場份額,其中在CDMA專利費上更是獲利多多。這種把握行業話語權、主動發力的商業模式的成功,使得高通想同樣移植進汽車領域,而無線通訊、無線充電這兩大高通所擅長的領域便是最好的切入點。
怎么讓汽車“不再線”
高通在汽車領域上的技術開發看上去是非常鐘情于“無線”,高通技術副總裁Greame Davison接受采訪的說法:“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我們都很懶,有些動作會讓人覺得枯燥”。汽車無線連接解決方案就好比去除了“網線”,Halo無線充電技術就好比去除了“電線”,這都是沖著治療人類懶癌的商機去的。
在汽車無線連接方面,高通的進度表如下:
| 高通迄今已向超過20家汽車制造商出貨超過3.4億顆芯片
| 高通是首家汽車4G LTE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 2014發布了首款面向汽車的驍龍汽車解決方案
高通驍龍汽車解決方案是一套相對完整、系統的方案,它基于Qualcomm 3G/4G LTE多模調制解調器、驍龍處理器和Qualcomm VIVE技術,其特性包括支持移動寬帶Wi-Fi、多達3個觸摸屏、媒體串流、導航和儀器儀表,以及面向QNX首個針對汽車優化的Android平臺的廣泛應用支持。這一連串的技術名詞的表述可能讓你無法感知高通的汽車無線連接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換句話來說,它可以增強車聯網,提高數據傳輸的效率,你家汽車導航或在線娛樂的體驗會更加流暢、汽車碰撞檢測和警示以及車對車、車對道路基礎設施通信會更加精準等等。
而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方面,高通在未來商用上早已野心勃勃:
| 2015年5月23日,高通戴姆勒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首階段雙方集中研發3G/4G連接、車載無線充電和電動車無線充電技術(WEVC)。
| 2016年4月1日,高通和里卡多(英文名為Ricardo,一家專注動力系統和汽車工程的技術公司)簽訂電動汽車無線充電(WEVC) 技術許可協議,這意味著里卡多在高通技術支持下,可面向汽車制造商開發、制造并交付電動汽車充電技術。
| 2016年7月27日,高通和Lear Corporation(全球領先的汽車座椅與電氣系統供應商)簽訂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WEVC) 技術許可協議,支持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車制造商及無線充電基礎設施企業實現無線充電系統的商用。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倍受關注點在于它充電到底有多快?以改裝的i8為例,容量為7.1kWh的鋰離子蓄電池,采用7.4kW的Halo無線充電可在58分鐘充滿,提高輸出功率可以縮短充電時常,但是輸出功率并非一昧以高為好,高輸出功率會造成電力元器件成本徒增,這并不利于日后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所以高通認為Halo無線充電技術在戶外環境的理想值為20kW;而對于家居環境,則采用11kW輸出功率的規格,這說不定是為未來的快充埋下伏筆哦。
▍無線充電或能解決電動汽車的電力續航短板
準確來說,高通無線充電技術分為兩類:一類是車載無線充電系統,可為用戶電子產品實現無線充電;另一類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可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無線充電。
我們之前在CES亞洲展上,在全新的奔馳E級上便是應用了高通車載無線充電的解決方案。手機放置在特定的感應位置,即可實現無線充電,不過據了解,目前僅支持部分三星手機。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
在剛結束的2016-2017年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中,作為賽事合作伙伴的高通一如既往展示自己在無線充電領域的最新進展。經改裝后的寶馬i8與i3,均搭載了Qualcomm Halo電動汽車無線充電(WEVC)技術,利用磁共振感應的方式實現地面充電板與電動車充電板之間的能量傳輸,寶馬i8在此賽事中擔任安全車的角色,寶馬i3則擔任醫療車和引導車的角色。早在2014-2015電動方程式錦標賽上,可支持高通無線充電方案的改裝寶馬i8正式亮相,當時配備的是3.6kW無線充電系統,而在2015-2016賽季起,全新改裝的i8改用7.4kW無線充電系統,換句話說,充電效率提升一倍,并在短短的1小時內可以將這部改裝的i8充滿電,要知道寶馬官方充電數據是2小時完成80%的充電量(16A充電盒墻條件下)。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由供電組件、連接電纜、充電板等三部分組層,整個系統就直接放置在平躺的地面上,并非需占據地下過多的空間。為了安全考慮,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磁感應集中于圖示logo顯示區域,當有人、或動物、或金屬處于感應區時,系統可通過傳感器感知并切斷電源,停止充電。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
這么看來,高通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既然在頂級賽事的應用已經相當成熟,是否意味離我們很近?然而并不是,高通技術副總裁Greame Davison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明尚未有時間表,但最快能普及無線充電可能是歐洲地區,因為他們對無線充電的接受程度較高。
無線充電標準概括 | ||
名稱 | 發起者 | 應用現狀 |
Qi | 無線充電聯盟 |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 |
PMAPower Matters Alliance | 寶潔、Powermat | 尚未跨品牌、跨領域全覆蓋 |
A4WPA4WP | 高通、三星等主導 | 勢在建立行業技術標準 |
蘋果無線充電標準(iCharge?) | 蘋果 | 2012年申請專利至今未商用 |
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還面臨著標準的問題(如上圖所示,未來可能形成的四種無線充電標準的格局),我們無足夠的資料去辯證這四種無線充電標準優劣勢,未來的用戶量決定于這些標準誰能成為主流,而用戶量往往就取決于汽車制造商更愿意采用誰的標準,而這一方面,高通顯然是在汽車領域最為激進的。
編輯點評:從高通在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的連續三個賽季都頻刷無線充電可以看出,無線充電對于高通而言是意味著未來。在授權許可、分享技術的商業模式下,汽車無線連接與無線充電或許會繼移動處理器與通訊技術后的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