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EV300續航實測:在跑完了三百公里之后的那些事
作者:佚名 標簽: 2017-10-18 15:25:16
在拿到比亞迪秦EV300試駕車長測的當天,我們做了一次市內通勤的簡單續航測試,全程打開空調、車輛滿載然后動能回饋調制最低,單程50公里的車程,我們一共消耗了67公里的續航。
通過這一中長距離的體驗中,我也更加明確了,應該如何去和大家分享關于比亞迪秦EV300在續航方面的疑問。
國內很多新能源車型都直白的套用EV(XXX)做為型號來表現續航能力,秦EV300使用了同樣的做法。在加入北京新能源名單后,也成為了目前續航里程最高的車型之一,單憑這一項優勢就極大的吸引了關注度,人們似乎已經認定續航是新能源車型的唯一關鍵參數,在限牌政策的壓力下,都希望找到更省心的新能源車,但如何去真正的去考驗一輛新能源汽車的實際續航能力呢,我們羅列以下四點測試重心:
一、EVO及運動模式下的續航測試
二、充電效率及充電樁安裝
三、后期續航成本計算(每公里花費)
四、動能回收系統的效率以駕駛回饋
秦EV300運動模式及ECO下續航里程測試
我們在此次比亞迪秦EV300的實測中擬化了具體的通勤場景,以北京為例,從房山區至望京商務區,單日往返通勤里程為100公里,比亞迪秦EV300在滿電狀態下,使用ECO模式,空調恒溫24度,單日續航里程消耗為108公里,續航實際的轉化效率為92%,空調及其他能源消耗占8%。
第二天,我們使用運動模式再次進行了同樣方式的測試,最終的結果:續航使用130公里,續航效率為76%。
以上述成績來計算的話,日常上班通勤在ECO模式狀態下,每日100公里,每周至少要充電兩次(不包含周末出行),如果每天通勤往返50公里的話,那么我們每周基本只需充電一次就夠了。關于ECO和運動模式如何合理選擇,后面內容還會繼續講解。
秦EV300充電效率測試
當大家的關注點都放在了單次充電最大續航里程時,充電效率也同樣在檢驗著整車的能源效率。在購買比亞迪秦EV300的同時,您可以免費選擇安裝個人充電樁,如下圖,左右兩款輸出電流分別為63A和32A,左側充電樁單次充電2小時即可完成,右側低電流版(適合更多民用住宅區),單次充滿需要8~9個小時。
除了個人充電樁之外,車主也可以選擇公共充電設施如國家電網、普天新能源的公共電樁,如果離比亞迪4S很近,也可以選擇到店充電。國家電網充電樁,從輸出電壓75A來看,屬于目前公共充電中效率最高的。
以北京地區為例,目前公共充電設施的分布十分健全,基本在大型商貿區,辦公區,住宅區都有配套的體系,在比亞迪4S店,我們也看到了三種不同的公共充電方式,方便我們出行中如果出現緊急電量的情況,能夠方便的找到充電地點。
另外也可以下載一個名叫【e充網】APP軟件,能夠隨時查詢你所在位置周圍的可用充電樁,更方便我們去一些陌生地段時,查找充電設施。
在充電效率的測試中,我們沒有將電量極限使用后再進行充電,在剩余65%的電量時,我們使用63A的電樁進行充電。(此電樁可以做個人充電樁安裝使用)
開始充電后,充電樁提示我們預計30分鐘可以完成充電,在充至71%時,我們截圖顯示,還需23分鐘即可完成。
在充電測試中,我們沒有使用低電壓的充電樁測試,但我們也詢問了幾個比亞迪秦的車主,他們介紹在小區內目前主要安裝的還是以32A為主的低電壓充電樁,占地小,不受限,更方便安裝在固定車位或小區空閑地,且充電一次時間不會超過9個小時,晚上到家充上,早上就可以正常滿電使用了。
比亞迪秦EV300續航費用統計
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后期費用就是電費,雖然在總成本上一定大幅度低于燃油費用,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在通過整體續航的把控和充電方式的不同,后期再電費預算上差距也很懸殊。同時,我們也一直建議,如果您的社區有條件安裝個人充電樁,請盡量使用個人充電樁,民用電的成本將大幅度低于商用電。
我們以下也為大家統計了以下目前公共充電樁以及個人充電。
比亞迪秦EV300充電續航總耗電為:48度(Kwh,以下度使用Kwh代替)
民用電電費(全國平均值):0.4元/Kwh
國家電網電費(四舍五入):1元/Kwh(峰時)、0.7元/Kwh(平時)、0.4元/Kwh(谷時),在此基礎上,每Kwh加收0.8元服務費。
普天新能源電費(四舍五入):1.2元/Kwh,,在此基礎上,每Kwh加收0.8元服務費。
最終結果,使用個人充電樁,比亞迪秦EV300單次充滿電的費用為:19.2元,使用公共充電樁,國家電網費用為:72元(平時)),普天新能源費用為:96元
結合比亞迪秦EV300的總續航里程,使用個人充電樁每公里的成本是:0.076元/公里,而使用公共充電樁的綜合成本為0.28元/公里。
公共充電樁與個人相比價格差距還是很大的,我們在比亞迪4S店充滿18KWh后,費用結算為28元,由此計算整車充滿也至少需要30元,成本仍要比個人充電樁貴很多。
動能回收系統的效率以駕駛回饋
在前面的續航測試中,我們提到了ECO模式及運動模式的續航里程有一定差距,這同時帶來的駕駛感回饋也是不一樣的,那么秦EV300在開啟EVO模式后,動能回饋效果如何呢?
動能回饋是利用額外動能合理轉換為電能,環保的同時也增加一定的續航補充。我們在駕駛檔桿位置可以一鍵調節秦EV300的【ECO】模式以及【Sport運動】模式的,同時也能夠轉動圓盤來調節動能回饋,有【標準】及【較強】兩個選項。
在駕駛中,【ECO】模式會帶來更強的動能回收,車輛的回饋感也會增強,同時油門的反應效率會降低,油門在3分2鍵程后才會有明顯的提速效果。
反之,打開【Sport運動】模式后,上述的駕駛回饋都會改變,更小的動能回收和更好的油門響應,在運動模式下,前半程的油門反映更出色,官方百公里加速7.9秒的數據我們雖未實測,但電動車特性配合運動模式帶來的低段扭矩十分明顯。
整車行駛體驗中,動能回饋感一直保持很好的線性,松開油門后,車輛的減速效果并不會讓你覺得突兀,相比目前市面中其他新能源汽車,沒有直接的介入感,干擾駕駛者,回饋感在我們的綜合試駕標準中處于【較低】的隊列中。
綜合上述,配合秦EV300的兩個模式的續航區別,我們建議大家在日常中盡量使用ECO模式出行,當電量充足,并已經計劃好并預留電量時,在選擇運動模式。
比亞迪秦EV300續航測試總結
在本次比亞迪秦EV300續航測試中,我們更希望通過續航之外的一些操作來讓大家認知,去看待一輛純電動車的基本素質,并不單單從電池容量和續航里程上去判斷。綜合了解后期的充電效率以及使用成本,都是圍繞續航這一基礎信息引出的核心問題,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用車的時間成本在一定層面上要高于金錢成本,在本次四項測試環節中,我們都圍繞著,在看似省錢的新能源汽車上,我們可能隱性為其付出的時間成本會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