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牌子中誰的技術研發投入最大?

在國產車牌子中,比亞迪的技術研發投入目前是最大的。

從相關數據來看,2023 年比亞迪研發投入高達 399 億,2019 年為 56.29 億元,2020 年為 85.56 億元。其研發成果也相當顯著,比如刀片電池、DM5.0 以及 e 平臺 3.0 等創新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三電技術更是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吉利在 2019 年研發投入 54 億元,2020 年達 48 億元,主要集中在新平臺和新車型研發。

長城汽車 2019 年研發投入 42.48 億元,2020 年達 51.5 億元,重點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領域。

長安汽車 2019 年研發投入 38.23 億元,最大成果是藍鯨 NE 發動機平臺,在 CS75 PLUS、UNI-T 等車型研發上投入不少。

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研發投入 10.99 億元,小鵬汽車研發營收比達 29.50%,蔚來汽車研發投入 24.87 億元。

中國第一大車企上汽集團雖以 149.67 億元研發投入榮登榜首,但占其營收的比例僅為 2.1%。比亞迪則以 85.56 億元位列第二。

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車企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合資品牌增長乏力,比亞迪上半年營業收入更是首次超越上汽集團。

排在車企研發投入排行榜第十四名的是東風汽車,去年研發投入約 3.87 億。理想汽車排在榜單第十三名,年研發投入約 10.99 億。北汽藍谷排在第十二名,研發投入約 15.82 億。江鈴汽車排在第十一名,研發投入達到 16.65 億。小鵬汽車排在第十名,年研發投入達 17.25 億。江淮汽車排在第九名,研發投入約 18.1 億。蔚來汽車排在第八名,年研發投入約 24.87 億。北京汽車排在第七名,研發投入約 26.02 億。長安汽車排在第六位,研發投入約 41.42 億。吉利汽車排在第五,年研發投入達到 48 億。廣汽集團排在第四名,年研發投入約 51.25 億。長城汽車排在第三名,年研發投入達到 51.50 億。比亞迪排在第二名,年研發投入達到 85.56 億元。上汽集團排在第一名,年研發投入達到 149.67 億元。

總之,比亞迪在國產車牌子中的技術研發投入處于領先地位,這也為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出色表現奠定了基礎。隨著自主品牌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與合資品牌的技術差距正逐年縮小。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多片式離合器的摩擦片材質對其性能有著多方面的重要影響。常見的石棉基摩擦材料,耐磨性好且耐高溫;半金屬型與復合纖維材料,具備更高耐磨性與出色摩擦性能,能讓離合器工作更穩定;陶瓷纖維材料則耐腐蝕性佳、熱穩定性強,適合惡劣工況。不同材質的摩擦系數
不同品牌駐車空調價格差異較大。駐車空調價格受到品牌、類型、功能等多種因素影響。像頂置駐車空調,博格思眾、歌谷等品牌的價格多在 3500 - 6000 元;背包式駐車空調中,海爾、歌谷等品牌通常在 2000 - 4000 元。此外,在原車空調
很難簡單判定奧迪Q3和Q5L誰的安全配置更全面,這取決于具體使用場景和需求。奧迪Q3車身小巧,城市駕駛靈活,全系標配6個安全氣囊,碰撞測試表現佳,還有諸多主被動安全配置。奧迪Q5L車身更大,復雜路況和高速行駛穩定性好,基礎安全配置齊全,還提
3.0奧迪Q3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優勢體現在外觀、內飾、空間、動力、配置與價格等多個方面。外觀上,多邊形進氣格柵搭配犀利大燈,辨識度極高,雙色車身精致,盡顯年輕運動;內飾采用對稱式設計,10.1英寸中控屏與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搭配真皮多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