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羅密歐的品牌歷史是怎樣的?

阿爾法-羅密歐誕生于意大利,品牌歷史超百年。

1908 年,法國人 Darracq 在意大利米蘭建立汽車公司,1910 年被有遠見的企業家接管并更名 A.L.F.A,同年設計出品牌 LOGO,由紅十字和龍形蛇組成。

1915 年那不勒斯實業家 Nicola Romeo 加入,LOGO 加入 Romeo 文字,1920 年 A.L.F.A 正式更名為 Alfa Romeo。

1910 年 A.L.F.A 制造首款車 24HP,1911 年亮相 Targa Florio 挑戰賽。賽場上出盡風頭,成就賽車手恩佐·法拉利,奠定與賽車運動不可分割的屬性,四葉草標識傳說流傳。

因財政危機打造民用車獲成功。1946 年二戰結束后重回賽車領域,推出 158/159 賽車。1950 年巴黎車展推出首款民用汽車 1900 型。

品牌成立后生產第一輛車叫 24 HP,分四個版本。一戰前致力于賽車事業,研發出眾的 4.5L 四缸雙頂置凸輪軸發動機。

1915 年一戰爆發,Alfa 由 Nicola Romeo 接管,1920 年第一輛掛 Alfa Romeo 標志的車 Torpedo20-20HP 面世,1923 年推出 rl 車型,1927 - 1929 年先后生產 6c1500、6c1750 等轎車。

1926 年開始生產 9 缸星型航空發動機。1929 年經濟危機陷入困境,意大利政府參與經營。

1931 年生產第一輛卡車,航空發動機聲名鵲起。1932 年再度易主,暫時退出賽車領域。

1937 年,Gioacchino Colombo 取代 Vittorio Jano 成為首席車手。1938 年,Alfa Racing Stable 問世。二戰期間工廠遭轟炸仍保持產品高水準。

1946 年汽車生產正常,生產戰前 6c2500 型汽車。

1950 年推出 1900 型汽車,銷量達歐洲前三。

1951 年,fangio 駕駛 159 奪冠,Alfa Romeo 退出世界錦標賽,重心放運動型汽車競賽。

1954 年,giulietta sprint 誕生。1955 年 spider 車型面世。

1963 年啟用新工廠,量產車型 Giulia 全球累計銷售超百萬臺。

1965 年,推出 Giulia GTA 獲多項巡回賽冠軍。

1970 年與 McLaren 合作研發賽車引擎。

1971 年 2000 型。1972 年 alfasud。1974 年 alfetta gtv。1977 年 2000td。

1983 年,Alfa 33 型。1984 年,Alfa 90 型。1985 年,Alfa 75 型。

1986 年 11 月,Fiat 集團收購 Alfa Romeo 公司,1987 年與 Lancia 品牌整合。

1992 年,Alfa 155 問世獲多項冠軍。1998 年,156 獲超 35 個大獎,被選為歐洲年度風云車。

品牌標志創立時綜合米蘭市標識,百年不斷細微變化。創始人尼古拉·羅密歐生于那不勒斯實業家庭,1911 年成立電子公司,1915 年收購阿爾法工廠更名。

歷代經典車型有 Alfa 24HP、40-60HP Aerodinamica、8C2900B Lungo、Alfa Remeo 158GP、阿爾法羅密歐 6C 2500 Freccia d‘Oro 等。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13款奧迪Q3有藍牙,其藍牙設置位置在倒車影像中,在主屏幕點擊藍牙圖標即可打開 。奧迪Q3作為一款經典車型,藍牙功能為車主帶來諸多便利。若想使用,需先確保手機和車輛藍牙都開啟,手機設為“所有人可見”,之后手機搜索車載藍牙設備,輸入配對密碼(
2015款奧迪Q3的白色分為普通白色和珍珠白色,與其他車型的白色相比各有特色。普通白色清爽素雅、簡約大氣,沒有加入金屬粉末,有著獨特的純粹感,耐久性出色,在城市日常行駛頗具親和力;珍珠白色加入了珍珠粉,成本更高,陽光下有細膩珠光質感,層次感
奧迪 Q3 和榮放的安全配置各有千秋,難以簡單判斷誰更豐富。奧迪 Q3 作為豪華品牌車型,憑借先進科技營造全方位安全防護,如精準的駕駛輔助系統等。而榮放配備 TSS 智行安全系統,為行車安全提供全面保障。奧迪 Q3 帶來科技感十足的安全體驗
2012 代奧迪 Q3 操控性能出色。其轉向手感高級,阻尼輕重適中,精準度極高,在不同角度下力度變化合理,車頭響應迅速。剎車腳感舒適,制動力輸出線性,踏板軟硬恰到好處。底盤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結構,過顛簸路面能有效過濾震動,高速過彎側傾小,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