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品牌有支持快充的新能源汽車?

目前有不少品牌都推出了支持快充的新能源汽車,比如小鵬 G6智己 LS6阿維塔 11極氪 001FR、保時捷 Tycan。

小鵬 G6 售價在 20.99 萬 -27.69 萬,是目前唯一一款售價 20 萬左右的 800V 新能源汽車,性價比高,能實現 755 公里超長續航和 13.2kWh 的百公里電耗,在超充樁上充電 10 分鐘續航 300km,在國家標準快充樁上也比友商 400V 車型快 1 倍以上,還有優秀的智駕功能。

智己 LS6 售價 22.99 萬 -29.19 萬,是首個搭載“準 900V 雙碳化硅高性能平臺”的車型,在多個系統適配 800V 高壓平臺,工作電壓峰值能達 875V,充電效率高,總功率大,時速百公里僅需 3.48 秒,能支持更多大功率電器,提升整車綜合性能。

阿維塔 11 售價 31.99 萬 -60.00 萬,搭載 750V 高壓平臺,充電功率達 240kW,15 分鐘可將電量從 30%充至 80%,10 分鐘增加 200km 續航,還與 bp 合作建設高壓快充網絡,全系車型可享超快充體驗,高階智駕功能覆蓋全場景。

極氪 001FR 售價 76.9 萬起,采用全球首個量產交付的四碳化硅 800V 高壓系統,電量從 10%充至 80%僅需 15 分鐘,動力超強,加速性能媲美百萬級超跑,且極氪安全記錄良好。

此外,還有保時捷 Tycan,售價 89.80 萬 -183.80 萬,其直流充電能助力續航,充電功率最高可達 270kW,5 分多鐘可完成續航 100km 所需電量,電量從 5%充至 80%最快不超 25 分鐘,動力性能也不錯。

除了這些,像哪吒 S、阿維塔 12、理想 MEGA 等車型也即將上市。

在 30 萬元內的純電運動型家轎中,也有支持 800V 超充且性能突出的車型,比如小米 SU7 四驅超長續航版、極狐阿爾法 S5 650 ULTRA、吉利銀河 E8 四驅龍騰版。

小米 SU7 四驅超長續航版售價 29.99 萬元,最大馬力和扭矩出色,百公里加速 2.78 秒,不過只有頂配是 800V 平臺,入門版是 400V 且為單電機。

極狐阿爾法 S5 650 ULTRA 售價 21.69 萬元,百公里加速 3.7 秒,快充僅需 0.28 小時,10 分鐘補能 280 公里,全系使用寧德時代電池。

吉利銀河 E8 四驅龍騰版售價 21.58 萬元,快充 0.3 小時,比極狐阿爾法 S5 價格稍低,配置高,軸距和尺寸大,綜合實力均衡。

廣汽傳祺新能源 E9 超級快充版也是一款支持快充的車型,共推出 3 個版本,指導價 32.28 萬 -39.28 萬元。它實現了“三大升級”和“兩大傳承”,搭載全新一代彈匣電池,8 分鐘極速回電至 80%,還能做到“不挑樁”,安全性和壽命也有保障。同時,豪華體驗再升級,智能科技從真實用車場景出發,動力和安全方面表現也不錯。

小鵬 P7+也標配了 800V 高壓快充平臺,支持 3C 充電倍率,從 10%電量快充至 80%電量大概需 20 分鐘。

極氪 007 預售價 22.99 萬起,充電 5 分鐘補能 240km,還搭載 ZEEKR STARGATE 一體式智慧燈幕等配置,動力強勁,續航不錯。

理想 MEGA 充電 12 分鐘補能 500km,車身軸距大,配置豐富。

吉利銀河 E8 充電 5 分鐘補能 180km,技術含量高,外觀和內飾配置出色。

智己 LS6 售價區間 22.99 -29.19 萬元,充電 10 分鐘補能 350km,有領先的高階智駕輔助。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豪華車型的配鑰匙價格與普通車型差異明顯,通常相差數倍甚至更多。普通經濟型轎車配鑰匙幾百元,中級轎車千元上下,因其技術、功能和成本所限。而豪華車型如奔馳、寶馬、奧迪等,配鑰匙需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是由于其采用先進加密技術、復雜電子系統,制作工
2019款奧迪 A8 的安全性能十分卓越。在被動安全上,ASF 車身結構搭配一體化超高強度鋼材 B 柱,還有多個安全氣囊、主動式頭枕、可逆式安全帶等,能有效吸收分散碰撞能量,保護車內人員。主動安全方面,360°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奧迪 Pr
汽車前擋泥板的價格一般在幾十元到一千多元不等。這是由于其價格受車型、材質、品牌等多種因素影響。普通車型的前擋泥板價格通常在幾百元以內,而一些特定車型可能會超過千元。材質方面,橡膠或工程塑料的價格在30元至100元之間波動,若選擇烤漆材質則價
不同車型的汽車備胎更換方法是有區別的。由于車型多樣,備胎放置位置、類型各有不同,這使得更換方法也存在差異。比如,后備箱內置式備胎,需從后備箱取出;下掛式備胎,要先找到下掛位置并通過特定裝置取下;外掛式備胎則在車尾直接取下;壓縮或充氣式備胎,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