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車儀表盤上的續航里程是如何計算的?
轎車儀表盤上的續航里程,燃油車是用油箱剩余油量除以平均油耗計算,新能源車則有多種算法。燃油車的油箱剩余油量能精準測算,平均油耗一般基于近30公里消耗算出。新能源車有的根據已行駛里程、已耗電百分比等計算,有的依據電池容量、損耗率和實時百公里能耗計算。不過,由于駕駛習慣、路況等因素影響,實際續航往往與顯示的有所出入 。
對于燃油車而言,油箱剩余油量的計算依靠儀表 AD 采樣油位電阻,可實現精準測算。而平均油耗一般是儀表計算最近 30 公里所消耗的百公里油耗,并且每行駛一公里就會更新一次數據。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出續航里程的數值,即續航里程 = 油箱剩余油量÷油耗 。舉例來說,若油箱剩余油量為 30 升,平均油耗是 7.5 升/百公里,那么續航里程就是 30÷7.5×100 = 400 公里。
再看新能源車,算法相對更為多樣。比如,剩下的續航里程 = 已行駛里程÷宣稱續航里程×已耗電百分比×宣稱續航里程 。這種算法綜合考慮了車輛已行駛的距離、電量消耗比例以及宣稱的續航里程等因素。還有一種計算方式是,實際的續航里程 =(電池容量×(1 - 電池損耗率)÷實時百公里能耗)×100 。此方法涉及到電池容量、損耗率以及實時百公里能耗這些關鍵數據。
然而,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實際續航里程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駕駛習慣不同,急加速、急剎車頻繁,油耗或電耗都會增加,續航里程自然減少;路況復雜,如頻繁堵車、爬坡,也會加大能源消耗;新能源車的電池狀況隨著使用時間和環境變化,性能有所波動,影響續航;行車速度過快或過慢,以及車上設備如空調、音響等的使用情況,都會對實際續航產生影響。
總之,轎車儀表盤上的續航里程是基于一定的公式計算得出,但實際駕駛中的諸多因素會讓真實續航與顯示數值存在差別。了解這些計算方式和影響因素,能幫助車主更好地規劃行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