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輔助駕駛與其他品牌的輔助駕駛有何差異?
特斯拉輔助駕駛與其他品牌的輔助駕駛存在多方面的差異。
首先是工作原理,特斯拉 Model 3 的 FSD 系統是純視覺方案,靠 8 組高精度攝像頭和獨特算法,沒 V2X 功能。像智己 L7 的 IM AD 軟硬件協同,感知硬件多,有高精地圖能車路協同。阿爾法 S 有 3 顆激光雷達等硬件,支持 5G 和車路協同。
實際場景表現也不同,左轉路口,智己 L7 能按導航主動躲避,Model 3 過彎路線圓滑,阿爾法 S 剎車感明顯。自動上高架匯入主路,智己 L7 主動高效,Model 3 需人工指引且繁瑣,阿爾法 S 與智己 L7 差別不大。新舊車道識別,智己 L7 能自主識別更新車道,Model 3 會左右搖晃,阿爾法 S 無法識別就提醒接管。交叉路口下匝道,智己 L7 順利切出,Model 3 不能主動駛出,阿爾法 S 動作穩。橫穿車道處理,智己 L7 讓速不讓道,Model 3 預判激進,阿爾法 S 可能偏離車道。避讓違章車輛,智己 L7、Model 3 和阿爾法 S 都能躲。
輔助駕駛等級上,特斯拉常是 SAE 2 級,要駕駛員隨時接管,有的其他品牌是 SAE 3 級,但特斯拉表現似乎更強。
和蔚來比,硬件上特斯拉自研 HW 3.0 處理器,蔚來用 Mobileye EyeQ4 處理器。在一些操作上,蔚來和特斯拉各有好壞。特斯拉的 EAP 是增強版自動駕駛系統,從基礎版升級,增加了不少實用功能,未來還有新功能。選裝要額外花錢,早期車要硬件升級,新款車已預裝符合硬件。
和其他車企輔助駕駛系統比,EAP 有時優勢不明顯,比如硬件上棄用雷達,靠攝像頭判斷,精度可能不如有激光雷達的。和華為比,華為智界 S7 Pro 版硬件融合多種技術,功能上全國高速領航實測表現好于特斯拉 EAP。
技術分歧方面,特斯拉采用視覺方案,靠攝像頭和算法,追求低成本量產。國內車企多采用激光雷達,像華為等,激光雷達加多傳感器融合,價格曾高但現下降。
和百度 Apollo 智駕比,特斯拉主推純視覺,Model Y 取消毫米波雷達,靠攝像頭和芯片,日常表現不錯,夜間有滯后。新嵐圖 FREE 用毫米波雷達加攝像頭融合感知,開啟簡單。
和極氪比,極氪 001 有激光雷達能提升感知,實際可能有問題,宣傳讓消費者期待高,需改進。
特斯拉技術成熟,常見路況好,強調輔助性質。總之,兩者輔助駕駛都不能替代人工駕駛,選擇看需求和風險接受程度。
最新問答

